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57.4%受访者期盼提前供暖 超7成希望自定时间

2016年11月04日 11:47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40. 7%受访者认为“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启动供暖”的规定不合理

今年秋天,太原市民张华(化名)把家里的窗户由原来的单层玻璃换成了双层,外墙也做了保温处理。所以供暖还未开始的几天,她并不觉得室内冷。

同样在太原,81岁的老人魏建川(化名)则是另外一种感受。前几天下了场雨,气温降低,在室内要穿着棉衣、棉裤,晚上睡觉时脚特别冷,不得不整晚穿着厚袜子。那几天,魏建川常说:“这么冷了,为啥还不供暖?”

按照规定,多地把提前供暖的“标准线”定为:预测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临时调整采暖期时间程序规定》,预测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启动供暖;预测3月15日之后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延长供暖。除室外平均气温影响因素外,遇强降雪等可能对居民生活保暖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时,也可对居民用户提前启动供暖或延长供暖。调整供暖期的时间范围是:因气候情况对居民用户启动供暖时间为不早于11月1日,结束供暖时间为不迟于3月31日。

调查显示,40.7%的受访者认为“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启动供暖”的规定不合理,40.2%的受访者认为合理。

张科表示,“看天供暖”太不灵活了,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住房条件,所以“低于5℃”的要求不合理。

为何无法提前供暖?67.4%的受访者归因相关规定不合理或执行起来不灵活。其他原因还包括:部分地区没有出台 “提前供暖”的相应规定(61.1%)、供暖企业因“成本压力”不积极(55.1%)、技术上不支持(16.6%)等。

供暖企业因“成本压力”不积极,背后反映的是“谁来买单”的难题。调查中,有72.4%的受访者支持“分户供热计量”,自主决定何时开始和结束供暖,按使用热量计价收费。

调查发现,“供热企业担心收益会减少、收费会困难”是受访者认为“分户供热计量”实施受阻的主要原因,有58.5%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其他原因包括:“百姓对此处于疑虑、观望和等待状态”(50.2%),“地方部门不积极作为”(49.7%),“受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困扰,改造资金难以筹措,入户改造困难”(43.8%),“相关专家否定分户供热计量的科学性”(41.9%)等。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