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首义枪声首义枪声
孙中山三莅津门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阐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
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于12月29日在上海召开的17省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此后,中华民国遭到帝国主义在外交上拒绝承认、经济上封锁扼杀、军事上威胁恫吓。袁世凯则采取军事进攻与政治和谈的两面手法,逼孙中山让位。孙中山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推举袁世凯当大总统。于是,袁世凯胁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5日临时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同时袁世凯发誓:“共和为最良国体。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1912年4月袁世凯组织北京政府,建立了北洋军阀专制统治。8月上旬,袁世凯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内政纲领。这当然是袁世凯为了稳定政局、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搞的权宜之计。
孙中山于1912年8月18日乘安平轮离沪北上,23日午时抵达塘沽,并发表了对记者的谈话,表明北上之目的:一是“调和南北感情,巩固民国基础”;二是“尤在振兴实业,但欲振兴实业,必自修造铁道入手。余意全国铁道当有全国大计划,但此计划俟政府之政策决定及得参议院之同意,始能决定。余意如国民全体不尽赞同,得数省同意,亦可就数省开办”;三是就发展实业问题,阐明了筹集资金的政策:“如国民有力担任,自应由国民兴办;如国民无力担任,只好大借外债兴办。但借债必须有最良之条件,不至如前清时之损失权利。总之,铁道政策为中国近日最要问题,无论政府、议院意见如何,余必尽力提倡此事。”
同时,孙中山又在致宋教仁的信中更明确地写道:“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事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力于铁路之建设,于十年之内,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
1912年8月23日下午5时,孙中山抵达天津。当时各界代表、军乐队齐集招商局码头(今营口道东头)恭迎。北京代表梁士诒、直隶都督张锡銮、同盟会代表张继等上船谒见孙中山。军乐队奏欢迎歌,警察行举枪礼。孙中山登岸后,乘车赴利顺德饭店。晚8时,张锡銮在该店宴请孙中山,并请各界代表作陪。
1912年8月24日上午9时,孙中山由利顺德饭店出发,经英、法、日租界,然后经东马路,到达直隶都督府,访问直督张锡銮(字金波)。
孙中山与张锡銮稍谈片刻后,即赴广东会馆(今天津市戏剧博物馆)出席同盟会燕支部及广东同乡召开的欢迎大会。孙中山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吾国自改建共和,仅有其名,尚无其实,危险较专制时代尤甚。望革命中人此时较破坏专制尤应牺牲一切加千万倍之力共谋建设。尤望吾四万万同胞共同致力,使我中华民国数年后在地球上成一头等强国,且欧美有数百万人民之强国,我中国四万万同胞同心协力,何难称雄世界。”
孙中山在演说中,提醒国人注意三点:一是现在虽然已经进入共和时代,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并没有去掉,所以危险较专制时代尤甚;二是蕴涵了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中人仍须继续努力,共谋国家建设的思想;三是希望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致力于祖国建设,使中华民族在不远的将来,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1924年12月4日中午,孙中山与欢迎者在天津张园。
然后,孙中山又参加在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的官绅欢迎会,并发表演说:
近吾国颇有南北界之说,其实非南北之界线,实新旧之界线。南方人不知共和政体为何物者尚所在皆是,盖因其无新知识,故一家之中父新而子旧、子新而父旧,新旧之分家庭中尚不能免。惟望吾到会同胞随时随处用力开通,由一家及一乡、一县、一省、一国,于数年中务使人人皆知共和之良美。至美洲数十国无不共和者,以该洲草昧之地经白种人创造,其事较易。吾国数千年之专制,一旦变为共和,其诸多障碍,固属意中事。此后仍须造成共和及赞成共和,诸君子竭力维持。
演说后,孙中山参观了设于公园的劝工陈列所,并在此用午饭后,下午2时40分,孙中山率随员在新车站(今北站)离津赴京,张锡銮及各界官绅代表恭送。
此次孙中山在天津期间还会见了铁道协会北京支部代表章锡和。孙中山详细询问了协会情形,并说“中国铁道方在萌芽,辅助机关,万不可少,务期各省支部早日成立”。
1912年9月11日,袁世凯特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19日,孙中山自北京赴太原视察,在津的广东会馆同仁致电孙中山,请他再度来津畅叙乡谊。21日广东会馆接到孙中山的复电说一定会再度赴津,就决定23日在广东会馆举行欢迎会。当天,广东籍到会者600余人,孙中山于上午11时到会与大家晤谈,以努力爱国与在座者共勉。
9月24日早8时半,孙中山离津赴唐山、榆关等地视察工作。25日晚7时余,孙中山返津,在火车上住宿一夜。26日早5时,孙中山赴济南。
孙中山为贯彻实业救国的理想不辞辛劳。1912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中国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中曾记述这次北上活动:“游踪所至,西北及张家口,西达太原,并历山海关与济南,无处不发现人民有同样之态度,即对于新事业之同情的感觉,与对于强大统一之中国的希望。”从而使他感到“自此次游历北地,与北方人士接触,余益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之一等强国”。
孙中山还认为,“尤其重要者,则为保障统一之真实,盖中国统一方能自存也。一旦统一兴盛,则中国将列于世界大国之林,不复受各国之欺侮与宰割。”“中国亦将自行投入实业漩涡之中。盖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文明进步必赖乎此,非人力所能阻遏,故实业主义之行于吾国必矣。”
虽然在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孙中山这一美好愿望未能实现,但他对铁路建设的宏伟规划,为后人提供了建设铁路事业的宝贵资料。
编辑:曾珂
关键词:孙中山 津门 孙中山三莅津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