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在吗

2016年11月09日 11:10 | 作者:陈 鹏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教师结构的“两个明显短板”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占41.6%,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层次达到了70.6%,高中教师已经实现了本科化,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7.3%。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占比虽小却不能忽略的乡村教师群体。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南依大别山,处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为了山区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年近50的张超已经在这里任教20多个年头。20世纪90年代从潢川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后,他就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眼见着教学条件一天天变好,张超却发现,乡村教师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他告诉记者,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生来到这里“干不久就走了”,而通过特岗计划招过来的大学毕业生也“留不住、待不久”,“剩下的多半还是当年的中师毕业生”。

近年来,教师流动速度逐渐增快,乡村教师流向城镇,城镇教师流向城市。李琼表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院校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高职高专,报考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偏低,这些托底性生源缺少学习动机,将来他们很可能要到基层,尤其是到农村任教,他们的自身素养,直接关系到数以千万计农村孩子的未来。”

一方面是教师的托底性生源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以上的高学历教师数量差距更大。一份美国的调查统计数据(2015)表明,美国小学和初中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为47.7%,而我国仅为0.8%,美国超过半数高中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我国仅为6.4%。

李琼认为:“教师的托底性生源质量差、高学历教师占比小,是目前我国教师结构的两个明显短板。”面对高质量教师急缺的现象,她建议,在提升师范类院校、专业培养质量的同时,要逐步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减少低学历教师数量,从培养源头和准入门槛上下功夫。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教师 职业 专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