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山西三大考古遗址露真迹 感知历史的文明和传承

2016年11月16日 09:08 | 作者:孙轶琼 | 来源:山西晚报
分享到: 

C 蒲州故城:一段城墙址证明唐代蒲州城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位于山西南部永济市西三十里的蒲州镇境内,始建于北魏年间(386-557年)。1958年国家建设三门峡水库时,蒲州故城部分遗址被水淹没,现存的遗址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东西长2.49公里,南北宽1.71公里,占地面积4.26平方公里,是研究中国古城垣历史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对在西城内西北部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发现一段夯土城墙,证实了唐代蒲州城的存在。

这段城墙位于地表1.5米以下,考古发掘对夯土进行了完整的揭露和局部解剖:根据夯土的土质土色、夯层厚度、夯窝尺寸以及夯土结构形态等信息,确认夯土城墙从北向南可分为6部分。从北向南编号夯1-夯6.根据城墙夯土的土色、出土遗物及夯土之间的叠压关系,最早修筑城墙时利用了原有的生土高台,将生土台稍作修整后作为墙芯,再依次在生土台的南侧增筑夯3、夯4和夯5,形成城墙的主体。其中,夯3为城墙的原筑夯土,夯4、夯5为补筑、增筑形成,有规整坡面。此后在城墙北部增筑夯1、夯2,在城墙南部增筑夯6.夯1、夯2、夯6内出土白釉玉璧形足瓷碗残片、莲花纹瓦当、开元通宝等不晚于唐代遗物,夯3、夯4、夯5出土双耳小口矮领陶罐,素面绳纹里板瓦、筒瓦等不晚于北朝遗物。

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城墙始建于北朝,唐代沿用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增筑,宋金时期该段墙体被废弃,改为建筑基址使用。蒲州故城遗址新发现的城墙证实了唐代蒲州城的存在,其年代还可以上溯至北朝时期。据文献记载,蒲州北魏时置雍州,东魏改置秦州,北周改秦州置蒲州,唐代曾为中都,升为河中府。

这段城墙的发现为确定北朝至唐代蒲州城的位置、分布范围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对进一步探寻北朝-唐代蒲州城的规制布局、探讨蒲州城址的沿革、变迁以及蒲州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山西三大考古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 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