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微商传销乱象:假借“互联网创业” 运营手段露骨

2016年11月16日 09:53 |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赚不到钱是“自己努力不够”

离开沙龙的陈先生并没有想到,参加上次活动带来的麻烦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先生受到微信好友从微信到短信的“狂轰滥炸”。对方并不介意陈先生在沙龙上提前离场,并表示讲座经常举办,以后还有机会,反而邀请陈先生一起来做“微信代理”销售保健品、化妆品、生活用品,并宣称“只要几分钟注册,即可成为代理,经过培训就可以‘上岗’”,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万人”加入事业。

对方介绍,从微信上注册后,总部数据库里面就有了记录,注册人就可以使用公司的微店平台作为卖家销售。而注册人的微信好友通过朋友圈购买公司产品,销售额就会记在注册人名下,根据每个月销售额度,按目标比例返还奖金,销售额越高,奖金比例越高,最低9%,最高24%。

陈先生以销售目标太高为由婉言拒绝,结果对方反而表示“非常理解”,鼓励陈先生多发展“合作伙伴”。“每个月销售数千元容易,可是每月销售十几万元产品比较难,聪明方法就是找几个伙伴,组成一个‘营销市场’”。

据介绍,冠宇事业的分配制度,发展的“合作伙伴”的销售额度可以记在发展人名下。你发展的“伙伴”再发展“伙伴”,销售额度可以层层累计,整个体系如同金字塔。按照对方描述,如果达到金字塔顶端,年收入可以数百万元。

陈先生对此表示怀疑,反问对方有没有赚到钱。在他的连续追问下,对方也承认,自己目前做冠宇事业一年多,经常参加产品培训、宣传讲座,而每天努力添加微信好友并在朋友圈推销产品数十次,但至今为止的确“没赚多少钱”。不过对方坚持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市场发展不到位,坚持下去,不出几年就能财务自由”。

想到传销的风险与危害,陈先生决绝地拒绝了对方。但是他也有疑惑:这种所谓的“互联网创业”,究竟有没有问题?看上去如此露骨的运营手段,为何没人来管?(本报记者 张腾扬)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