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人民日报谈“纱布门”:莫让一块纱布挡住医患信任

2016年11月18日 11:08 |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医患是一对矛盾体,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利益。无论哪个国家,医患纠纷都不可避免。当患者感觉身体受到伤害时,对医方行为提出质疑,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鉴于医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仅凭个人有限的知识,很难判断是非。如果医患双方各说各的理,难免会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徒耗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有一个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出面调解,拿出客观的结论,让双方达成共识。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拥有一批具有法律、医学等背景的专家。通过第三方调解处理医患纠纷,是最快捷、最省心的办法,符合医患双方的利益。但是,在“纱布门”事件中,患方却关上了理性对话的大门,拒绝走调解或者司法程序,企图以闹取胜,索要高额赔偿。如果任凭这股风气蔓延,纵容医闹行为,医患关系必将受到重创。

在医患纠纷中,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舆论导向正确,能促进医患和谐;舆论导向错误,会加剧医患对立。当医患纠纷发生后,患方往往以弱者自居,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给医方施加压力,以达索赔之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更应坚持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立场,小心求证,慎下结论,而不能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一般来说,新闻报道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事件发生之初,报道可能会存在一些偏颇甚至错误。随着更多证据的出现,媒体应不断纠偏,力求使报道接近事实,最终将完整的真相呈现给公众。在采访中,记者不能偏听偏信,而应坚持真实、客观、平衡的原则,让当事双方都有机会说话,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即便开展舆论监督,也应出于善意和诚意,着力推动问题解决,而不能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故意煽风点火,激化医患矛盾。总之,媒体应成为医患裂痕的“黏合剂”,而不是医患冲突的“助燃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人的一生,谁都离不开医生。医患对立,两败俱伤;医患和谐,人人受益。假如在“纱布门”之后,医生不敢冒险,患者不敢看病,医患关系更加紧张,那将是全社会的灾难。重建医患信任,需要理性的社会心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更需要有力的法治保障。但愿“纱布门”成为促进医患和谐的新契机,而非挡住医患信任的一堵墙。

编辑:梁霄

< 0 1 0 2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