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女子嫌母亲问候频繁玩失踪 专家:子女要理解父母

2016年11月18日 19:06 | 来源: 重庆商报
分享到: 

相关

面对父母的唠叨,他们竟然这样做

2015年2月,沈阳一女生小丽(化名)对父母说,自己要回学校取证书,哪知却一去不返毫无音信,失联4天后,家长报了警,幸好警方找到女孩,经了解,她离家不回竟因母亲生活中无意间的唠叨,离家就是想与父母保持点距离,让父母“长点记性”。

2014年1月,陕西一位14岁的少年小刚(化名)离家17天,这急坏了小刚的父亲李先生,报警求助后,最终,李先生在县城一家网吧里找到头发凌乱、浑身散发着怪味的儿子。至于为何不回家,小刚称,爸爸太唠叨,什么事都要管,连留长头发也要管。

2016年10月,家住上海松江的14岁男孩小明(化名)突然肚子痛,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原来,因为近期学习压力大,被家长唠叨后一时想不开,小明抓起身边的零钱就吞下去,想以此吓唬父母,没想到过了三天硬币都没有排出体外,肚子也疼痛难忍。

声音

孩子要理解父母 别用过激方式解决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王立波表示,如今青年人在面对上一辈人传统的叮嘱说明方式时,常会表现出不愿接受或“反抗”行为。年轻人在表达对父母意见持不同看法时,别用过激的方式来反抗父母,首先应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家长应了解孩子承受能力

多尊重孩子的选择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学专家刘长辉表示,父母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会不时在孩子耳边叮嘱、提醒,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不但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当要对孩子批评时,应该耐心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处理问题,要给孩子说话和申辩的机会。本报综合报道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