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老夫妻每晚遛弯捡垃圾成习惯 儿女:初反对后接受
儿女们咋看?
从反对到接受 买辆推车当生日礼物
老两口晚上出门捡垃圾,最大的反对者是家里几个孩子。陈万全老两口共有1儿3女四个孩子,除大儿子去世外,三个女儿都在泸州城里,家庭条件不算差,对老人也很好,经常争着要供养老人。
自老人开始捡垃圾起,女儿女婿和孙子辈的亲人便多次劝老人不要吃这个苦,都没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陈女士回忆,为这事,她还曾跟两位老人冒过火,结果被急性子的饶兴德顶了回来。说起这事,饶兴德嘴里一直念叨着“这是我要做的事情,你们都不要管”。她坦言,只要老伴儿要去捡垃圾,自己就会一直陪下去。另外,时日一长,捡垃圾现在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健身方式。至于儿女们反对,“没用,我们的生活,可不由他们说了算”。
“开始挺难接受的,后来慢慢也觉得没什么。”陈女士说,老人每天出去捡垃圾,难免被人指指点点子女不孝,“觉得挺委屈”。但看着老人每天开心出门、“丰收”回家,陈女士慢慢也想通了,“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应该让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一想,陈女士便释然了,再也没有干涉过二老外出捡垃圾。
才搬到北城天骄时,老人捡到的纸壳、饮料瓶装入蛇皮口袋,然后用扁担挑回家。这让孩子们心疼,陈女士专门到龙马潭区回龙湾的小批发市场,花了几百块买了一台客运站装行李的四轮手推小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他们收到这个‘礼物’很高兴,一直用到现在。”陈女士一边说,一边把手伸进饶兴德的裤脚里,给母亲暖脚。
陈女士对父母的理解感染了女儿刘诗宇,今年21岁的她也希望能陪着外公、外婆出门,帮他们推推车,老人却不让了。“外婆说年轻人就不要来了,莫把手弄脏了。”刘诗宇说。在她看来,外公和外婆是恩爱的典范。
最初的反对,是否也担心面子受损呢?“可能是多方面吧,也担心别人说闲话,但更多还是担心他们的身体,辛苦一辈子了,没必要嘛(老了还捡垃圾)”。但多次反对无效后,孩子们也都接受了老人的选择:“只要他们开心就好,这不也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大心愿吗?” 阳静 成都商报记者 蒲康林 摄影报道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老人 垃圾 退休 生日 夫妻 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