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2016年中国职工福利保障指数在北京发布

2016年11月24日 11:04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朱进元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职工福利保障指数研究是保险业探索服务民生保障之路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中国保监会的指导下,中保协致力于行业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建设,并联合相关机构开展了商业健康险、长期护理险、养老税延政策、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等课题研究。此次发布的职工福利保障指数已成为国内首个衡量职工福利保障状况的综合性指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具有非常深刻和直接的社会价值、行业价值和研究价值。

作为承办单位的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永茂表示:平安养老险作为业内首家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坚持讲价值使命,讲社会责任、讲政治;将为社会、行业、公司、民众做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十分愿意做行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首创并连续承办职工福利保障指数发布,公司是对社会发展以及对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配合与责任体现。未来,公司将始终牢记行业使命,紧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主题,为民生保障事业尽绵薄之力。

我国职工福利保障基本格局:广覆盖、重基础

2016中国大中城市职工福利保障指数调查显示,企业对国家规定的职工福利保障“必选项”贯彻较好,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年金、商业补充保险等“选填项”是拉开不同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福利保障水平差距的主要得失分点,亦是今后填补“福利鸿沟”的着力点,对于我国构建多支柱福利保障体系的目标,最终形成福利保障体系的多支柱稳定结构意义深远。其次,企业提供福利保障项目时往往“重激励”、“轻保障”,公平性还有待提高,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先提高,正是我国职工福利保障处于基础阶段的一个特征,企业倾向于发挥福利的激励效应,做大蛋糕之后,实现普惠。同时,福利保障的业别分布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信息业的崛起、新技术的扩散,使得福利浓度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比较高。受调研的36个大中城市,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金融业较发达,福利最为优厚,也反映了这些城市的经济活跃度。

同时,该指数既是对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兑现,亦是为保障中国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福利保障的供给侧优化对于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动力转换以及启动内需意义重大。在这样的转型期,一个权威且具有时效性和多向度的指数是必须的,它需要相关的主体合力完成。保险业在福利保障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上具备传统优势,是推进我国职工福利保障水平提高重要的市场力量。

本次调研还兼及我国职工福利保障领域中长期护理、社保降费、税优保险等热点问题。针对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及新医改的推进,超过四分之三的职工愿意在现有社会医疗保险基础上增加一定缴费,承担晚年可能产生的部分长期护理费用,职工最倾向在养老院(疗养院)等护理机构中得到老年护理。因此,政府应该尽快统一模式,并对一些制度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针对经落实《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超过9成受访企业已经或在今年内将落实社保降费政策,降费节约成本最倾向用于品牌或产品营销上。已经落实该项政策的企业表示,这一政策具有一定减负效果,但并非显著。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手段促进民营企业职工的福利保障建设的完善,提升全社会职工福利保障公平性。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