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卫生主管部门怎么让食品生产企业“减盐”?
一瓶“六月鲜”酱油,包装上特意标注“减盐26%”,售价要比同类酱油产品高出一些。健康素养促进论坛上,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左毅通过PPT向与会者展示山东减盐的成果。
“六月鲜”引起了场下嘉宾的一阵窃窃私语。一名来自WTO的女士向左毅提问,“作为卫生主管部门,你是怎么做到让食品生产企业主动‘减盐’的?”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9789万。山东人素有食用盐味腌菜、生菜蘸酱的习惯。2011年,山东省政府与国家卫生部签署了联合防治高血压项目,开始实行5年减盐计划。这一年,山东人均食盐摄入为12.5克,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3.9%。山东的目标是,到2015年,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
“我们发现,居民食盐摄入主要来自家庭厨房、加工食品、餐饮服务3个方面。所以我们逐个击破,从家庭减盐、学校减盐、餐饮减盐、食品减盐4个角度去做减盐工作。”左毅说,食品减盐的秘诀,是卫生部门同商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起合作。
商务部门合作方面,推出了超市宣传、比比食品含盐量活动、设置低盐食品专柜等行动,直接促使46个厂家推出58种减盐食品,“厂家也渐渐发现,少加一点盐,节省成本,产品还能更受欢迎”。
食药监部门合作方面,通过从业人员培训、建立食品行业减盐联盟、食品包装营养标签、企业标准案标注含盐量和低盐菜等行动,在山东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低盐健康”的意识。
而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得到了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代表花楠的肯定,“无论如何,健康素养从儿童抓起,总是不错的。”
据悉,在山东,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发起健康校园行动,开展盐与健康的主题活动。每学期,山东的小学生都要上一节减盐健康教育课、贴一套减盐宣传海报、看一次减盐科普动画。寒暑假,山东的孩子们要“劝家人减盐”、读减盐手册、记录用盐量、写减盐心得,900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家长、影响家庭。
到了2016年,根据评估,山东人均食盐摄入量下降了2.4克,高血压患病率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全省食盐小包装销售量在2013年首次出现下降的“拐点”。
编辑: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