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贫困村8人分一头驴越养越瘦 媒体:折射作风问题

2016年11月25日 09:17 | 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 

“大锅饭”式扶贫,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担当意识缺失。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在贫困户与村里大多数村民贫富差距不是太大的情况下,一些村干部担心只给贫困户不给非贫困户容易产生矛盾,就在精准施策上搞平均主义,谁也不得罪。同时,“大锅饭”式扶贫,还折射出基层干部蜻蜓点水的工作作风。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不同,致贫原因各异,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帮扶措施。全村搞扶贫“大锅饭”,往往是一锅夹生饭,并不适合每个人的胃口。独石河村继“扶贫驴”之后又搞了“扶贫羊”,依旧是全村按人头分,1人一只羊。有的贫困户家庭老的老、病的病,种地都顾不过来,更别提照顾牲口,索性将分到的羊一卖了事。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平均分配的做法背离了精准扶贫的精神,带来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势必影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目标实现,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因此,必须变“大锅饭”为“自助餐”,由当地政府部门和对口帮扶单位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向群众推荐适合发展的项目,帮助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做好扶贫“自助餐”,首先要做到公开透明。在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的同时,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保证精准扶贫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就能够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其次,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和监督问责机制,凡对扶贫工作不担当、不作为,扶贫方式方法简单,脱离实际等情形,一律追究责任,从而倒逼有关部门和党员干部俯下身子,吃透“精准”二字,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到“私人定制”。

编辑:梁霄

< 0 1 0 2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