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合力破解监管难题
目前,江苏省南京市、山西省太原市等全国多个地市已经出台了专门针对“小饭桌”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山东省在出台《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还对2016年秋季学生“小饭桌”名单进行公示。安徽省教育、食药监、工商等多部门也均在探索“小饭桌”的管理办法并寻求新的途径进行规范引导。
——对“小饭桌”进行备案公示。安徽省蚌埠市在2013年出台了蚌埠市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本市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的备案公示和监督检查,强调学生“小饭桌”开办者是学生“小饭桌”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目前蚌埠市经过备案公示的“小饭桌”约110家。
——政府部门提供配餐、看护服务。安徽省合肥市通过推进“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解决中小学生午餐就餐问题,合肥市庐阳区还开设了“放心班”工程,不仅解决午餐后的学生看护问题,还解决下午放学后的学生看护问题。长丰县在北城世纪城学校新建了“中小学午餐服务配送中心”,不仅提供本校的学生就餐,还将解决附近学校近2万名学生就餐问题。
——社区开放场地缓解“三点半”难题。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瑞园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三楼开设了“崇文学堂”,在下午3点半到5点半期间对在附近就读的小学生开放,并设有辅导老师,一般是由社区志愿者或社会孵化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小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同时开放社区图书馆并定期举办阅读活动。
相关工作人员建议,解决“小饭桌”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及联动方式,将教育、食药监、工商、税务等多部门纳入联动监管体系,从租房、发证等各个环节加强检查、监管力度。
其次应当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发挥社区细胞的作用,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无证办学、租住房屋开设“小饭桌”等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督促“小饭桌”经营者登记备案,纳入监管范围。(半月谈记者 周畅 杨玉华)
编辑: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