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核心阅读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消费升级,以有机食品为代表的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11月,我国发放有机码15.4亿枚。如何保障有机农业持续蓬勃发展,让消费者吃得有滋味,生产者种得有奔头?记者在农业大省吉林进行了实地探访。
“今天西红柿又大又便宜,两块多一斤。”早上出门,迎面碰到从早市买菜回来的张大爷,拎了好大一袋西红柿。当日,记者在吉林长春一家超市的有机蔬菜货架中注意到,西红柿30元一斤,胡萝卜49元一斤,青椒40元一斤……
近些年,“有机”概念流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要贴上“有机”二字,立刻身价不菲。人们心甘情愿为吃得更好买单,但也难免有些忐忑——花大价吃到的会不会是“李鬼”?
有机食品为啥这么贵?
单位面积产量少,生产成本高
吉林省双辽市张家村四面都是小丘陵,曾是个偏僻的贫困村。几年前,村副支书苑长红在外务工开了眼界,瞄准了有机农业这条道,于是返乡带领村民将700多公顷土地流转起来,成立了新中农双粮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产品去年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今年又作为吉林省品牌代表参展第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村里的有机水稻和杂粮卖到了北上广深,村民的收入翻了几番。
“种地的有机肥料是用豆饼或者海藻和贝类发酵而成。有机认证标准很高,对土壤、肥、水、气候都有严格要求。”苑长红算了笔账,普通种植一垧地产2.2万斤大米,有机种植一垧地只能产1.4万斤。“不过,价钱也好,以前5元一斤的大米,现在可以卖到15到38元。”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董英山也算了笔账,单位种植面积的有机农产品产量只是一般农产品的50%—60%,劳动成本却会大幅度增加。
九沙坪村村民张艳向记者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地都是人工除草,一般从早上5点拔到下午6点,一天工钱150元。”
“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邱玉林说,一般来说食品分4个层次:一般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高成本、低产量”将有机农产品推上了食物金字塔的塔尖位置。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对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呈快速增长势头。消费者的需求传到田间地头,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也逐渐兴起。
张家村村民刘勇说,自从入了合作社,种上了有机农产品,感觉特别有奔头。村民们都被带动起来了,大家感觉这是个阳光产业。
“绿色、有机是农业调结构、增效益的一个方向,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编辑: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