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北京市将建1000个养老服务驿站 远程视频看医生

2016年11月25日 16:43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失能老人护理保险制度已经开始试点

王宁介绍,本市初步提出了本市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基本思路,并拟在石景山区启动相关试点工作,促进商业性和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完善,力争“十三五”期间,形成符合本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刘伟提出,要完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作出规划和设计,以护理保险为抓手,针对大多数人养老需求和预期,研究当前和长远失能护理问题,适时出台全市政策性失能护理保险制度和措施,要对高龄、失能、失独、失智、特殊困难老人出台护理、医疗服务的针对性政策。

本市将继续完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体系。逐步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据介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卡工作将于2017年启动。此外,还将依托专用支付终端设备,为完善养老服务政策、精准发放和管理养老津贴补贴、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鼓励低龄、健康老人继续从事体现价值的工作

市老龄委介绍,下一步将研究制定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政策,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继续从事体现其社会价值的工作,探索建立“时间储蓄”机制,倡导和支持老年人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

研究制定家庭支持政策,提高家庭养老能力,探索子女照料卧床老年父母的支持政策,研究为老年人随子女迁移、居住提供便利的支持政策。

此外,还将加强全市统一的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融合,资源统筹。

到2020年,本市将实现社区托老设施(含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每千人用地面积130平方米、老年活动场站每千人用地面积25平方米。

据悉,本市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普查,落实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拓展基本服务设施供给渠道。

目前已制定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办法,并将通过购置、置换、租赁和闲置资产收回等方式,解决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问题。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蒋若静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养老 服务 驿站 社区 老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