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高级黑弟子VS耿直“青椒”
现在老师为什么不敢惹学生
艾雯讲到,在德国上学时,大学里的不及格率是50%,如果不及格的科目达到一定数量就要换系重读。“国外老师对学生是很严格的,没想到一回国,‘上面’就不希望有很多学生不及格,还安排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补考,直到学生全过,以至于我们还得帮着学生考试”。
艾雯表示,不管是对什么学生,老师们在分数上都是“手下留情”的。因为,老师严格要求后的结果“惨不忍睹”——
首先,某些学生利用网络在各种论坛、贴吧、评师网站上给老师“差评”。“他们会在帖子里写,这个老师打分低、人品差,劝之后的学生不要选这个老师的课。”艾雯表示,这基本就能把老师“打入冷宫”。一拨拨学生口口相传的选课经验,会让严格的老师招不到学生,甚至连课都开不了。
除了学校的做法让这些“青椒”感到无奈,学生家长的态度更是让“青椒”们感到孤立无援。
“以前我上学的时候,家长跟学校老师都是一心的,大家都希望学生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取得一个好成绩,这不是很简单的逻辑吗?”艾雯说。
然而,艾雯遇到的大学生家长,面对孩子不太满意的分数,好些的会劝老师“放学生一马”,不要在成绩上“为难”学生;厉害的则会“在学校里闹”,称老师是“学生发展的绊脚石”,要耽误孩子的一生。
“前一阵我们抓住了一个作弊的学生,学校打算按规章处理,家长就找上来一直在学校里‘纠缠’。”艾雯说。
“难道我们严格要求学生,错了吗?!”她不断重复这句话。
师生关系VS医患关系
大学老师成了弱势群体?
“现在大学里的师生关系,已经快赶上医患关系了。”对于如今的师生关系,艾雯这样评价。
艾雯表示,她所在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一般是看科研部分。“其实我们的教学是不被考核的,凭着良心认真教学生最后还导致这样的结果,老师有这时间干点什么不好?”
然而,学校把教学压力给了老师。艾雯表示,“我们是导师负责制,只要学生的论文出了问题,就是导师的事。学生撂挑子不干了,最后是老师的责任。我们两头受气,太无语了!”
“老师现在成了弱势群体。”艾雯说。
渐渐地,艾雯也开始“反思”:如果她当时没有那么热心,就不会有这些麻烦,“我不要对学生太好心了,他们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艾雯开始“长记性”了。每次考试出分时,她不去学校,尽量不接电话。最让她觉得自己“机智”的一件事是,有同学在考试完什么都不说直接给她发“QQ红包”,“还好当时我没手抖,我绝对不会点!”
事实上,如何当好一个大学老师,已经成为艾雯不少“青椒”同行面临的问题。艾雯的一个同学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当数学老师,他告诉艾雯,在种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下,他开始以做文献研究的劲头寻找“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答案,然而翻遍了网络,没有一篇文章可以给他指明方向。
“帮我找找答案吧。”艾雯对记者说。(应采访对象要求,艾雯、白皓为化名)
编辑: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