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民革柳州市委会以农民画为抓手促脱贫纪事
“投钱”容易,扶贫难,精准扶贫难上加难。民革广西柳州市委会自去年开始持续调研精准扶贫以来,发现如果“投钱”只是“输血”,没有“造血”功能,精准扶贫最终也只是“原地踏步走”。
如何精准地找到扶贫的“造血”源并将其培养壮大,扎扎实实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地区改变现状,达到共同富裕,民革柳州市委会在这方面做了探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独峒镇是侗族比较集中的乡镇,也是三江县出名的贫困乡镇,这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特殊的是,独峒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当地农民画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是三江农民画的发源地。结合这种实际情况,民革柳州市委会主委付建文、副主委唐劲松带领大家精选扶贫项目,找准“贫根”,号准“脉络”,对症下药,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民革柳州市委会以诚心打动旅美华人漆画画家梁铝,动员她帮助提升农民画的附加值,把文化扶贫作为脱贫的重要抓手,完善“企业家+漆画艺术家+农民画家”的发展模式,打造农民画品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我可以读高中了”
11月12日,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特殊日子,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也在欢度民族节日——多耶节。同时,三江县首届侗族农民画文化艺术节在独峒镇举办。
这一天该县独峒镇15岁的女孩杨巧迷特别兴奋。“这是我在今年暑假用了15天画好的漆画——《摘棉花》。”杨巧迷指着自己的画开心地说。
杨巧迷是三江县高一的学生,差点儿因交不起学费上不了高中。拿到高中入学通知书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懂事的小姑娘对读高中不敢有任何想法,背着家人偷偷地流了几次泪。
经民革柳州市委会的牵线搭桥,漆画画家梁铝在独峒镇开设了漆画课程。对上高中不抱希望的杨巧迷抽空参加了梁老师的培训班,并尝试在梁老师的指导下作画。当开学前她把利用整整15天的时间创作的《摘棉花》拿给梁老师看时,得到了梁老师的赞扬。因此画,杨巧迷还赚到了1000元,这刚好够她一个学期的学费。
拿到这笔意外的收入,小姑娘惊喜不已,马上奔回家向妈妈请求读高中。杨巧迷说,她会继续利用假期绘制漆画,自筹学费,不会给家里增添教育负担。杨妈妈看着女儿满含希望的神情,实在不忍心再让女儿失望,终于点头同意。
如今,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杨巧迷一家6口人一起绘制漆画。
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杨巧迷不停地表达对梁老师的感激之情。她把梁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希望梁老师能带领他们走出山门。
编辑:韩静
关键词:漆画 民革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