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遏制艾滋 陕西在行动
尽管成效显著,可是如何精准锁定需要接受治疗的人群呢?
近年,我省艾滋病自愿检测、筛查机构持续增加,已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区域间信息互通的艾滋病防治服务网络。目前,全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总数达到395个,其中疾控系统119个,医疗系统255个,采供血机构17个,公安司法系统2个,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1个,精神卫生机构1个;我省有45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对男男同性行为者、暗娼、长卡司机、吸毒者等12类哨点目标人群进行监测;卫生、公安、司法三部门继续加强协作,每年对新入监的被羁押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全省有330个自愿咨询检测点,分布在疾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免费为大众提供HIV抗体检测服务。
“防控工作要做到精准,还需要聚焦重点地区,以众生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探索艾滋病防治管理新模式。”陕西省疾控中心艾防所所长常文辉告诉笔者。
目前,西安、宝鸡、铜川3个市,武功和华阴2个县创建国家级艾滋病防治示范区,9个县(区)创建省级示范区,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头”的作用。同时,针对西安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突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较多的状况,陕西省疾控中心申请国家和省级经费支持,在西安开展了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男男性行为人群扩大检测、新型毒品使用与艾滋病传播相关行为研究等项目,了解与艾滋病感染相关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宝鸡市在示范区项目支持下,为扩大检测范围,尽可能多的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开拓思路,采取“线上宣传,线下领取免费检测包”的检测服务新模式,收到较好效果。
深度参与:多维度完善保障机制助力艾滋病防治
守护好全民善举的能量之源
目前,我省有社会组织培育基地10个,19个社会组织参与辖区内艾滋病防治工作。“然而,防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近些年,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情况也有一定改观,但毕竟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常文辉说。
近年来,随着经性传播成为主要方式,传播的隐蔽性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全社会应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防治艾滋,人人有责。下一步,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继续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会社会共同参与”,贯彻落实“五扩大、六加强”、“三个全覆盖”政策措施,坚决遏制艾滋病快速增长态势。
“省卫计委每年组织开展至少2次深入到乡村的艾滋病专病专策督导检查,至少一次的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覆盖全省10个设区市、杨凌区和韩城市、107个县区,内容涉及哨点监测、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示范区项目管理等。”常文辉表示,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汇报,对部分地区共性的问题集中再培训。
此外,受省卫生计生委委托,陕西省疾控中心每年举办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艾滋病信息技术培训、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活动培训等业务培训班,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动力。
近年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正成为参与艾滋病防治的一支重要的非政府力量,并且提供着源源不竭的持续动力。
艾滋病逐渐变成了一种慢性可控的传染病,许多艾滋病防治新技术,需要广覆盖、有效利用,比如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定期随访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救助等,而专业人员往往人手不足,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志愿者恰恰能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
据了解,省卫生计生委每年制定中央转移支付和省本级艾滋病防治工作要求及经费分配方案,以保障有效使用防治经费、提高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促进全省艾防工作进展。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艾滋病 防治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