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名人手迹收藏家王金声:鲁迅手迹是重中之重
“片纸只言都是宝”这句古话,王金声肯定有着深刻体会。35年来他都在做着一件事,收藏这百年间所有文化名人手迹,从他还是一个青年到步入中年,从这些手迹不名一文到而今动辄就能拍出几十万的成交价。
王金声 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华亭文社理事、简社社员。收藏近百年间文人翰墨。
王金声祖籍江苏常州,祖父是一名老中医且偏好文史,在行医之余有意收集常州“阳湖派乡贤”书画;父亲是“上海纺研院”的高级工程师,也精通祖传医术,业余时间常给人看病搭脉,帮人解决疑难杂症,跟当时上海文化艺术界的老先生多有往来,并经常得到他们馈赠的书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缘,王金声在常德路一个旧书地摊上发现一批老信札,他挑了一件落款为“遵宪”的信札,不知真伪如何不敢轻易下手,当时旁边有位老先生正好也在挑选信札,见他犹豫不决便插了一句:“这是黄公度信札,人境庐自用笺,肯定真!” 所以王金声就买了下来,可算做他自己购藏的第一件藏品。
经摊主介绍,王金声才知道眼前这位老先生就是补白大王、文史专家、信札收藏家郑逸梅。“我接着就跟他聊了起来,并说到自己家里也有许多先人留下的老信札,可惜不太了解是些什么名头,他说可以先让他看看,并给了我他家的住址。”一星期后王金声带了信札如约来到郑老家中,这是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亭子间,除了一张桌子一张床及书架其余堆放的全是书垛,那便是有名的“纸帐铜瓶室”。郑老看了王金声的信札后说东西不错,有些还是他所缺的名头并表示今后可以互相交换藏品。王金声看完郑老的藏品,也大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札收藏。
父亲见他迷上收藏,觉得这不啻也是一条上进的道路,便点拨他说:“你这种‘空欢喜’没啥意思,既然要收藏就要有针对性,宋元明清、四王吴恽、八怪四僧等等咱也玩不起,你爷爷专收‘阳湖派乡贤’现在也不流行,那么换个角度,搞个偏门或许有所收获,我认识一些作家朋友,让他们帮你出出主意吧。”就这样经郑逸梅、施蛰存、邓云乡、黄裳等多位老先生的引导,王金声确立了自己的专题收藏目标,“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即专门收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解放为止的一百年间所有的文化名人手迹,包括信札、扇面、立轴、对联、册页等。
王金声的近代文人翰墨专题,几乎囊括了所有文学史上的大家手迹,鲁迅、周作人、苏曼殊、郁达夫、钱钟书、老舍、徐志摩、丰子恺、巴金、胡适、弘一法师……
鲁迅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的题跋本
鲁迅写给内山完造的书札
鲁迅的手迹算得上是王金声专题收藏的重中之重,王金声共收藏有三件鲁迅墨宝,一册是鲁迅亲自设计封面、自印的版画集《引玉集》,是他亲笔题赠茅盾先生的;一册为鲁迅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的题跋本,扉页上有鲁迅亲笔题字:“这是重译的书,以呈十还先生,所谓‘班门弄斧’者是也,鲁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上海。”第三件鲁迅手迹是王金声在拍卖场上花1600多元收入囊中的鲁迅信札,被人戏称为是捡了“世纪大漏”。因为这是一件鲁迅用日文写就的信件,所以鲜有人识得,甚至被标注为印刷品,而王金声熟知鲁迅手迹,直觉认定是鲁迅的真迹。最终以1500元底价拍得这件拍品,后经多方认定,确为鲁迅真迹。这是一封鲁迅写给日本人内山完造的信札,释文为:“老板:请把送给曹先生的书转交给他,L拜。五月八日。”
“我在日本找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内山完造等编辑出版的《鲁迅日文书信手稿》中赫然印着这件书札,我买的这件鲁迅信札才得到社会公认,老板即内山完造,曹先生是木刻家曹白,鲁迅逝世后曹白还是12名抬棺人之一,‘L’即鲁迅的首个拼音字母,这还是鲁迅逝世前几个月的真迹。”王金声说。
老舍绝笔信札
此外,王金声还收藏有一份老舍绝笔信札,是老舍于1966年5月4日致章士钊的一封信,信中赋诗一首, 并言“日内拟去密云村间小住……”。3个月后,老舍便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这几个月之间,至今仍未有其他老舍墨迹被发现。“陈子善先生曾做过考证,认为目前这就是老舍的绝笔了。”王金声说。这封绝笔信,也是王金声从章士钊后人处得到。同样得自章士钊遗物的还有一张苏曼殊钢笔题赠章士钊的特制邮片《静女调筝图》,这是王金声最喜欢的手迹藏品之一,“因为苏曼殊手迹现存极少。”
胡适手书悼念徐志摩诗《狮子》
值得一提的还有他收藏的一件胡适手迹,上书胡适悼念徐志摩诗——《狮子》:“狮子蜷伏在我的背后,软绵绵的他总不肯走。我正想推他下去,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一双手拍着打呼的猫,两滴眼泪湿了衣袖:狮子,你好好的睡罢。你也失掉了一个好朋友。”据王金声介绍,在徐志摩遭遇空难后,天津《大公报》曾邀约胡适撰悼念文,他有一天在家闲着没事,正好有一只猫,趴在他的肩上,赶它不走,正想发火把它推下去,突然想到死去的徐志摩,为什么呢?因为这只猫就是徐志摩给他的。他后来就专门为此写了一首诗叫《狮子》,狮子就是那只猫的名字……诗文曾在《大公报》刊发过,而手稿几经辗转落到了王金声手中。对于这件胡适手迹,北京一所新文学方面的博物馆曾有意购藏,然而作为国有收藏机构,在资金调度上毕竟不及私人藏家这般灵活,最终在拍卖场上败下阵来,由王金声收入囊中。
通过这种收藏的方式,非文学专业出身的王金声几乎用信札、手迹勾勒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每一个节点,而在他脑海中粉墨登场的文学家们,再也不是历史书上冷冰冰的文化符号,而是鲜活的,有温度的人。
(本版图片及说明由藏家提供)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家族影响。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在地摊上买的一封信。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苏曼殊的明信片。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要真心喜欢。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民间、拍卖行、家族遗存。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上千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当然是了,收了三十五年不卖的算收藏家吧。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其乐无穷,充实自己的思想。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有,这是很早期的。改革开放后有市场就有假东西,而且是老假,不是新假。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吗?
A:有一部分传承下去,也会捐掉一些,基本不卖。
编辑:陈佳
关键词:名人手迹 收藏家王金声 鲁迅手迹 重中之重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