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让绿色成为协同发展的底色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为绿色做加法;武汉城市圈政协共谋生态优先大计

2016年12月02日 10:2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武汉城市圈政协共谋生态优先大计


对于武汉城市圈居民来说,“同城生活”已不再陌生,绿色出行变为常态。日前,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1+8”城市和3个观察员城市的政协主席以及专家学者、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相约鄂州,围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乡”主题,共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计。

自2007年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市圈各地坚持把绿色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集约发展模式初步建立,环境保护制度日趋完善,创新驱动机制不断升级,绿色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城市圈环境联防联动机制逐步建立。

今年6月,湖北省发改委印发《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在新行动方案中,绿色理念尤为突出,一体化蓝图更加清晰。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领域的战略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武汉城市圈区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武汉城市圈不仅要成为湖北省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更要成为湖北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鄂州市政协主席胡运星展望城市圈未来发展。

然而如何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武汉城市圈绿色发展战略。”鄂州市政协“绿色发展”课题组认为,要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使绿色成为武汉城市圈创新升级的新引擎;要拓展并融入长江经济带,使绿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绿色支点;要聚焦并推动新型城镇化,使绿色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的新抓手;要围绕并紧扣人民获得感,使绿色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和谐稳定的新动能。

缺乏全域性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合作协调深度不够……面对城市圈绿色发展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挑战,论坛上,各城市政协建言献策,并达成了构建协同联动机制的共识。

鄂州市政协“绿色发展”课题组认为,城市圈各市要协商制度统一的绿色产业规划,形成城市圈绿色产业的目标,统一绿色产业标准,形成以绿色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

“深化跨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是转变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武汉市政协提出,尽快编制完善武汉城市圈生态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圈整体生态保护体系;成立武汉城市圈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构,负责统一处理跨区域环境污染事故,协调水利、安监、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

作为农业大市,黄冈市政协建议,以绿色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加快培养特色农业、振兴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抢抓“互联网+”机遇,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我们今后深入探索的方向。”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说,要增加互动联合,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武汉城市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活力,提升其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支点”地位。(记者 毛丽萍 见习记者 焦阳)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政协 绿色 生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