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揭秘大米走私链条:进行抛光搀兑后 销往多地市场
地理环境便利
内外差价诱使铤而走险
剖析近年来海关查获的大米走私案发现,走私货源大多来自我国广西、云南周边境外地区,那么原因何在?
“云南比邻越南、老挝、缅甸,有4061公里的边境线,几乎没有什么天然屏障,且布满通道、便道,人来人往,货来货往十分便利。”昆明海关缉私局局长詹励说,此外,广西、云南相毗临的国家都是农业国,土地较多,生产稻米一年三熟,产量较高,价格也比国内便宜。同时,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考虑,以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还以补贴的形式收购国内农民自产粮,并对大米等农产品进出口实施配额管理,客观上形成了国内大米价格高于境外。
受大米国内外差价诱惑,走私分子、投机商人逐利而来,不惜铤而走险。
“这里曾是大米走私最疯狂的地段。”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南溪河岸边山腰片区,红河州政府打私办专职副主任吴晓勇指着对岸说。这里与越南仅一河之隔,河宽不过七八十米,用小船搭上几块木板便能过河。走私最严重时,这段河面上曾有近千条小船在两岸穿行运送走私大米。去年9月1日,当地展开缉私行动,一天就查扣走私粮食2400吨。为堵住这个运输通道,当地打私部门制做了一个七八十公分高,近百米长的钢筋水泥隔离墩,将走私运输通道封堵。不曾想,走私分子又在附近另辟蹊径,将周边居民买通,在该居民家院中打开了一个运输通道,继续走私。
记者在当地看到,无论通往中越边境的乡间小路,还是在高速公路边,设置了不少为拦截走私运输车辆的水泥隔离墩,有的相距不到百米,有的最长近二公里。走私分子与当地打私部门每天都在上演着“猫鼠大战”。打私部门在东边封堵,走私分子就在西边另开通道,有的走私分子乘夜间将水泥隔离墩吊走,有的将水泥隔离墩搬走将木头涂上水泥颜色再放到原处以掩人耳目。在蒙河高速公路一段24公里范围内,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红河管理处今年重复修复和封堵私开高速道口就达309个(次)。
编辑:梁霄
关键词:大米 走私 海关 数据 治理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