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北漂讲述十年在京租房生涯:从没有归属感到担心雾霾
1. 初入职场
2007年7月,北京奥运会前一年,我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开始第一份工作,也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租房经历。
那时候,公交车上循环播放着众星合唱的“北京欢迎你”,被奥运商机点燃的北京焕发着勃勃生机,沪市更是一路飙升,在2007年10月16日冲到了6124点,创下历史最高。办公室里几乎每个人都在炒股,初入社会的我也去开了户,但因为没钱,所以在大盘牛转熊的大起大落中,我没赚也没赔。
由于实习时候挤公交的悲惨经历,我决定在上班地点附近找房子,最后终于在北四环外惠新西街北口附近,租了三居室中的小间,大概13平米,房租是850元/月,占我当时工资的三分之一。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公司前辈都说,房租尽量不要超过工资的三分之一,否则在北京生存压力太大。然而,即便我刚刚好“达标”,但因刚毕业还没学会控制收支,最开始几个月的房租还是靠家里救济。
我住的次卧是正规三居中的一间,不是隔断间,有窗户,一桌一床一椅,一个简单的布衣柜而已。同住的另外两房是两位年纪稍大的姐姐,大家相处还算融洽,也曾一同做饭逛街去健身房,也曾闹过矛盾,吵过架。
当时北边的房价已经起飞,同住的大姐曾跟我们说,后悔没听朋友的建议买天通苑的房子,听说涨了许多。而后来的机构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纯商品住宅均价破万,北京房价进入万元时代。
后来由于工作调动,住了半年多,我就从那里搬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租房 房子 北京 归属感 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