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沈阳组建区域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
三个层级医院各显优势 领衔东北地区高水准
沈阳区域精神卫生医联体是辽宁精神卫生领域的第一家医联体,三个层级医院分工明确,分级诊疗责任明晰。
顶层医院为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间层医院是沈阳市安宁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基层医院是辽中区精神病医院、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康平县精神病防治院。
在这里,顶层医院权威专家的作用不容小觑。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耀介绍,作为沈阳区域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的顶层核心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提供住院服务、急诊服务和转会诊服务,同时承担对其他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逐步实现“上下一体化、大小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化医疗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工作流程,执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院与基层、治疗与康复、门诊与住院、慢病与急症”分类管理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按照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救治难问题,实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基层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要协同随访,设立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威胁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绿色通道”。
陈耀介绍,沈阳区域精神卫生医联体整合后,编制床位2772张,开放床位3700张,副高级以上职称97人。其中,上级医院资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将定期到区、县医院开展坐诊、会诊、查房、讲座、带教等形式的业务指导和对口支援工作。
逐级转诊“三优先”让患者找专家不再难
目前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重症者超1600万人,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
2014年至2015年,辽宁省居民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05%;2015年辽宁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发病率3.7%。
而另一个现实是,精神疾病患者救治难,找专家更难,直接导致一些患者入不了院、出不了院,最终回归不了社会。
沈阳区域精神卫生医联体的组建,弥补了辽沈地区精神卫生领域高级人才稀缺的短板,让精神疾病患者找专家不再难,同时,也让这一群体看到了回归社会的希望。
陈耀介绍说,年底前,沈阳区域精神卫生医联体内要建立并实施精神科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逐级转诊,双向预约。“首先,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预约专家、专科门诊,优先安排检查,优先安排住院的‘三优先’服务,鼓励区、县责任医生参与市级医院对转诊患者的查房,区县医疗服务中心高年资主治医师以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到市级医院参与门诊工作。”“其次,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转诊的患者,开展延续服务,及时提供住院情况和后续治疗方案,有效做好指导,确保治疗的延续性,鼓励上级医院医生到下级进行随访。”“此外,上级医院要向下级医院扩大号源开放比例,优先投放名医、专家号源,同时增加下派人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精神 医院 卫生 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