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016年12月09日 13:28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抓责任落实、方法创新、示范引领,做好高校基层党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责任落实、抓方法创新、抓示范引领,让学院党组织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持严守规格、下足功夫,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构建了“学校党委把方向出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学院党委强化保证监督、发挥主体作用,党支部主动发力、发挥主心骨作用,党员把自己摆进去、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强化院(系)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业主责意识;切实保障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不断激发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主人翁意识。

坚持创新方法、围绕师生榜样和重大任务建支部,锤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支部作风

学校党委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中心任务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渗透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到哪里。

施行“大师+支部”模式,围绕党员专家建支部;施行“项目+支部”模式,围绕重大项目建支部;施行“教师+学生”模式,在教研室、研究所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施行“榜样+支部”模式,围绕先进典型建支部。

坚持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推动全校形成了牢记总书记嘱托、成就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浓厚氛围和自觉行动

学校在基层党委全面推行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的有效做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坚持精神引领。认真组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教育教学,持续开展航天精神、铁人精神、马祖光精神等行业、地域和校本特色精神育人活动,面向新生上好入党启蒙第一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充满校园。学校每年有2000余名毕业生投身航天国防。

二是坚持品牌带动。实施基层党建品牌战略,每年开展品牌立项200余项,产生了航天魂、学雷锋小组、学风督导队等一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传承性系统性、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完善了在重大攻关、急难险重、爱岗敬业等关键任务和日常考验中选树典型机制,创新设置了校、院(系)、支部三级榜样库,始终坚持先进事迹报告会制度,每年在重大时间节点评比表彰2000余人次,每年精选300多名师生进入榜样库,并从中按需遴选组合出各类先进事迹报告团,每年推出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

统筹育人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引领核心作用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把思政课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将思政课建设成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

深化课程内容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学校以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为重要突破口,挖掘整合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拆除“学校和社会之墙,各学院、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学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逐步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一方面深入研究教材,发挥中央马工程统编教材优势,组织教师深入系统研究思政课统编教材,鼓励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不断增强理论说服力。另一方面开展集体备课,校领导全程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备理论”“备学生”“备热点”“备教学方法运用”,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特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计划、分专题地进入课堂,根植于大学生思想深处。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让教师想教好、能教好的工作机制。

聚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构建“立交桥”式培养体系。我们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每年选派思政课教师交流访学。这些教师既传播了中国声音,也将世界视野引入思政课堂。

首创“项链模式”,实现多学科师资协同育人。坚持探索在思政课堂引入名师大家、党政领导、企业高管等各条战线优秀人才,建立了思政课特聘教授资源库,将教师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

依托同城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014年起,上海市在我校试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城平台计划”,我校专门设立招生名额,邀请全市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博导、硕导,组建联合导师团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用问题导向增强教学有效性

学校强调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意识,逐步构建形成从案例导入到理论分析、从实践探索到问题解读的“四板块”知行统一教学模式。

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方法改革,在实践中收集整理学生原始问题近10万个,建立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教学问题库,编撰出版《思考与解读》《释疑与解惑》《教学与实证》等系列教学研究成果。注重话语体系转化,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帮助教师树立“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的教学理念。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贴近学生接受习惯。建立思政课“微课程”视频库,形成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满足学生自学需要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教师 教育 高校 教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