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非遗传承的三境界
王国维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重之境界。非遗传承也是如此。所不同者,非遗传承的三重境界分别是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这三重境界,也是一切成功的非遗传承所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重境界,纸上的传承,也是非遗传承的初始阶段,或曰初级阶段。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从古到今,总是以某种人类可以识别的符号存在的,或图案,或标识,或文字。哲学思想、古典诗文、历史人物、逸闻轶事、典章制度、民风民俗、民歌民调、民间故事、民间技艺等,莫不如是。这些沉睡于古代典籍中的符号,穿越历史时空,如不能被识别、理解、整理并激活,只是一堆死的材料。当然,纸上的传承毕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和可能性。中华文化历五千年而不辍,成为全世界唯一不曾中断的文化系统,纸上的传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技艺的传承,是非遗传承的第二重境界,也是非遗传承的中级阶段。如果说,记录在纸上的符号只是一些沉睡着的文化形态,技艺的传承则是以技艺的形式唤醒它,激活它。技艺的传承使非遗的延续由可能变成了现实,由历史进入了当下,且具有了艺术魅力,赋予了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当然,技艺的传承总是奉其在历史高峰时期的形态为圭臬,若是辅以纸上的传承,就可以更多地还原历史真实、接近历史真实。
精神的传承,是非遗传承的第三重境界,也是非遗传承的高级阶段。如果说,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尚着眼于继承,以真实、完整地继承传统文化为目标,精神的传承则有了更高的目标,即文化创新,也就是所谓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精神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处理,融合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达到“创造性转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从技艺的传承到精神的传承,是由“技”的层次提升到“道”的层次,具有开拓、超越、创造的特点。
非遗传承的三重境界,是依次递升的过程:纸上的传承是技艺传承的物质基础,没有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难有保证,极易中断;而没有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易成为空话和借口,甚至造成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与背离。非遗传承的三重境界亦非完全隔绝、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技艺的传承本身即包含纸上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亦包含技艺的传承,一切文化精神的取得与提炼,都像庄子笔下的庖丁、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一样,建立在对技艺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的基础之上。
对非遗传承阶段性的分析,有助于回答非遗传承孰轻孰重的问题。纸上的传承、技艺的传承、精神的传承处于文化传承的不同阶段,是非遗传承的不同境界,必须与不同历史时期非遗传承的现实结合起来,笼统地谈孰轻孰重,未免不科学。比如,改革开放以前,传统文化大多停留于文化典籍里,躺在博物馆、图书馆里睡大觉,这时谈技艺传承未免不现实,典籍整理、文献翻译成为很长一段时间文化传承工作的重点。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典籍整理、文献翻译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艺的传承提上了日程,成了一段时间非遗传承工作的重点。最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遗产保护、文化创新政策的出台,精神的传承理所当然要成为当前非遗传承工作的重点。
同时,笔者以为,当前之所以要特别强调精神传承的重要性,还在于精神传承易被忽视、轻视的实际。譬如走路,人们往往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而对于眼望前方、志存高远不太重视。其实,我们刚开始学着走路时,脚踏实地当然更重要;但是,当我们已学会走路、且走得很稳时,眼望前方、志存高远往往更重要。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委党校)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传承 遗传 技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