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国宝《睢阳五老图》流传千年的秘密
题跋里记录着递传千年的历史
《睢阳五老图》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至今已有千年,仍保存完好。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此图一直珍藏于“五老”的后代中。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主任凌利中认为,一幅国宝能如此有绪地流传,在画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历代众多名家的题跋就是这幅名画流传脉络的最好见证。此图最早由钱明逸收藏,后来流转于画中五老之一的毕世长后人及朱贯后人中,而保存时间最久的则属朱氏家族。
开禧元年(1205年)朱贯的曾孙朱子荣在得到此图15年后于画上题跋曰:“一日,毕公孙示子荣曾祖兵部画像,盖睢阳五老人,天下共知其贤。明年请以余地易归奉祀。毕氏再图其完,以旧本俾子荣。”由此可知,从1191年起 《睢阳五老图》 卷就归朱家所有,而毕家则留存一份摹本。
此图在流传过程中曾留下了多份摹本。对此,凌利中形象地解释说:古时候没有复印机,原作又只有一本,而五位老人的后代都想保存自家祖先的画像,因此就请画家们临摹,从而产生了多份摹本。
自朱子荣之后,《睢阳五老图》珍藏于朱氏家族长达数百年,被朱家世世代代视为传家宝,格外珍重。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江苏长洲人吴宽为 《睢阳五老图》 题跋记载:“自朱子荣得卷后三百余年……”
在朱家后人中最有名的当属朱德润,他是元代著名画家,号睢阳山人,他的名作之一《浑沦图》如今就珍藏于上海博物馆(目前正在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当年他曾遍请天下名士墨客为《睢阳五老图》作题跋和观识,其中包括赵孟頫、虞集、段天祐、张翥、俞焯、柳贯、周伯琦等近三十人。
到了康熙年间,这幅画曾短暂流散于异姓收藏者手中,朱氏后人又想方设法购回此图,为了更好地保护画作,他们请人改装,把原来的画卷改为画册。
朱懋修是清代著名理学家,即《朱子家训》的作者,他曾在图卷上留下一篇长跋记,文中感慨曰:“今幸有复归之机,懋个力虽至薄,又何爱数十金而不为祖宗延一线脉耶?”言辞非常感人。这是朱氏后人在图卷上的最后一次题跋,为此图在朱氏家族中流传近五百年的历史画上句号。
上世纪上半叶,这本画册在乱世中被倒卖至美国。如今,《睢阳五老图》的原作分别藏于美国的三家博物馆:毕世长像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冯平像与王涣像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朱贯像与杜衍像藏于耶鲁大学博物馆,而此图的题跋则藏于上海博物馆。
历代书法家都在画上留下墨宝
《睢阳五老图》的珍贵不仅在于画作本身,其中历代名家的题跋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 《睢阳五老图题跋》册上,观众可观赏到五十余家题跋及观款,其中包括宋代的蒋璨、范成大、杨万里、洪适,元代的赵孟頫、虞集、柳贯,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钱谦益,近代的吴湖帆等,皆是当时的名流。
据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兰介绍,这本珍贵的题跋册中还存有明代画家尤求所临摹的《睢阳五老图》,她研究发现,这幅画是目前所发现的尤求最早的传世之作,也是多本《睢阳五老图》的摹本中质量最高的一本。
《睢阳五老图》的原作早已流失海外,那这本题跋册又是如何被上海博物馆珍藏的呢?
将题跋册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人叫孙煜峰,他是上海著名的实业家,平生酷爱书画,他鉴藏历代书画作品达数百件,其书室名为“弘一斋”。孙煜峰及其家属于1965年、1981年先后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书画作品,总计达160件。
据孙煜峰手稿记载,1942年他以重金购藏《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真本,即宋代蒋璨等人的《睢阳五老图题跋》册;下册即为明朱集璜《录睢阳五老图题跋》册。1965年,孙煜峰将两册一并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国宝 睢阳五老图 耄耋老人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