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女大学生带93岁奶奶上学 不接受资助只想靠自己

2016年12月19日 19:50 |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家庭突遭变故

20岁女孩将93岁奶奶接到身边

今年4月,刘琳经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父亲因病身故,更早一点的3月,93岁高龄的奶奶意外摔伤,腿粉碎性骨折,妈妈承受不了丈夫去世的打击,也无法照顾老人。

“没有办法的办法,家里已经没有人能照顾她了。”刘琳说,奶奶一生艰苦,包括父亲在内的3个儿子都已经先她而去,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支离破碎的家庭无法周全照 料年迈的奶奶,刘琳也不放心把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留在老家。8月初,刘琳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带着奶奶上学,亲自照顾。

8月3日,刘琳和弟弟、表弟租了一辆车,载上奶奶的轮椅、棉被行李直奔成都,租下一间单间。“我是奶奶带大的,现在应该我来照顾她。”刘琳 说,小时候自己和弟弟上学,中午走10多分钟回家吃饭,不识字看不懂钟表的奶奶却能“神奇”地准时把饭菜摆上桌子,那时候,奶奶已经是80多岁高龄。

“小时候不懂事,还是要顶撞她。”刘琳笑着说,但自己的叛逆期很短,大概是因为家庭缘故,自己懂事得很早。

一间屋,两张床,一个衣柜,一个书桌,一张茶几,刘琳带着奶奶在校外的“家”安定下来,这个单间每月租金600元。在成都打工的弟弟每个月都会来看看,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大部分都给奶奶和姐姐生活用。

饭要煮得软软的

一颗半牙齿的奶奶才咬得动

早上7点半,闹钟就响了,这比住校时早了至少半个小时。刘琳得翻身起床,给奶奶煮最喜欢的汤圆做早餐,洗脸刷牙,然后飞奔到学校上课。“有时候还是要睡过头。”刘琳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没有课的早上能多睡会,简直就是幸福。

中午12点放学,刘琳又要马上赶回来做午饭。在小区里的菜市场买了菜和肉,刘琳把饭菜做得软软的、细细的,方便只有1颗半牙齿的奶奶吞咽。要是晚上有课,时间就得仓促一些,因为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我发现,小孩子喜欢的奶奶就喜欢。”刘琳说,奶奶喜欢吃棉花糖、火腿肠等零食,还特别喜欢学校夜市卖的皮蛋瘦肉粥。有时候自己做饭水平“发挥失常”,备着零食,刘琳也不用担心奶奶饿着。

自 己上学去了,奶奶一个人在家怎么过?刘琳在电脑上下载了很多奶奶喜欢的战争片,“可能就是看起来闹热一点,她也许没看懂。”为了让家里更热闹点,刘琳买了 一只小猫,取名“铛铛”,但奶奶含糊不清地总把它叫做“丹丹”,还给床头的另一只毛熊取名“秀秀”。“有了这只猫多了很多欢乐。”

“女生嘛,就喜欢逛逛逛买买买嘛!不买也要看看啊!”说到这里,原本一直很淡定的刘琳有些小激动,但把奶奶接来后,刘琳便很少能跟同学一起去逛街了,但热情的她会特意邀请同学来家里吃饭。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奶奶 刘琳 上学 父亲 轮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