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外资行信用卡不提供“免费午餐”用户吐槽不接地气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某外资银行发卡类型有礼享卡、礼程卡、至享卡三张卡,这三张卡的申请门槛要求申请人收入条件分别为月薪在人民币7000元及以上、人民币10000元及以上、人民币30000元及以上。
另外,渣打银行(中国)推出了臻逸系列卡和臻程系列卡,该行工作人员称,在中国推出的信用卡面向定位是中高端商旅型、消费型客户。
虽然信用卡可以促进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但经过中资行多年刷卡免年费的“熏陶”,外资行的高年费策略显得“水土不服”。
有银行界人士指出,信用卡业务盈利依靠的是规模效应,而目前信用卡业务已经是一片“红海”,外资行要在博弈中胜出非常不易。继续走“高大上”路线,则规模效应迟迟无法产生,而放低身段也未必就能真正“接地气”。
争夺中高端客户
短期难奏效
在较为敏感的门槛问题上,虽然国内许多中资银行为寻求发卡量的快速增长而采取低层次“拉客”方式,面对国内信用卡市场异常激烈的鏖战局面,外资行的态度却显得坚定而统一。
面对以高端和服务著称的外资银行,它们发行的信用卡你会用吗? 《证券日报》记者随地采访了部分市民,他们大部分人表示:“我的信用卡都是中资行的,优惠多,外资行的没用过。”
一向高端的外资银行并没有“入乡随俗”,很少有“开卡送礼”等促销活动。与中资行跑马圈地“广撒网”战略不同,外资行在信用卡服务上还是很高端,为了应对独特的内地市场环境,采用的是差异化发展策略,在信用卡领域的战略是定位中高端客户。
花旗银行(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应对独特的内地市场环境,花旗中国采用的是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客户定位上,聚焦中、高端客户。比如,目前已推出的花旗礼程白金卡,是针对高端商旅人士推出的与旅行里程相关的产品。
在某国企上班的张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与本土银行相比,外资行在“接地气”上并不具优势。客户群体受限,产品线少,可供客户选择也少,长此以往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办信用卡,更注重的还是哪家银行更实惠,如此高端的服务确实让一些消费者吃不消,在中国市场未免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员表示。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行因其营业网点在数量和分布上的不足,以及市场受众定位的相对狭窄,在拓宽发行量上一直步履维艰。再加上如此高端的增值服务和缺少具有诱惑力的商家促销,很难切合国内信用卡人群需求,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份额有一定难度。
编辑:梁霄
关键词:信用卡 外资 客户 银行 汇丰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