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红经济”尴尬症:变现难、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与电商或教育产业结合是一个可选项”,郭昕认为,避免“网红”成为“空中楼阁”的办法,就是让“网红”不只是飘在线上,而是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例如与电商、教育和医疗相结合。“现在大多数人关注‘网红’都是出于娱乐或者猎奇心理,一旦人们在实际生活需求中也离不开‘网红’,‘网红’就成功了。”
“网红经济”出现一段时间以来,有评论称其流量并未大规模衰减,但变现能力已大不如前,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形。Papi酱是否也遇到类似情况?杨铭否认了这一说法。“这种情况据我所知并没有出现,Papi酱已有数个播放量上亿的视频,与闲趣品牌的合作视频播放量也已上亿。团队对于变现并没有一味求高求快,而是会有所克制。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永远是最重要的。”
流量变现一直是重大课题。“目前公认的最好的变现方式是电商,教育也是可选项,但马马虎虎。”郭昕说,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网红”背后都拥有淘宝店并在直播过程中大肆推销自家商品的原因。“人们在互联网上都有一种免费思维,认为它理应是免费的,现在的‘网红’也是如此,一旦开始收费,绝大多数人就不会去看直播了。”他认为,人们目前对网络直播以及各种“网红”的关注度还停留在新鲜感及猎奇心理阶段,但考验一种商业模式最好的方式是看变现能力,“叫好不叫座”是商业模式不成熟的铁证。“网红”目前距离赚钱和盈利“八字还没一撇”。从经验上讲,Papi酱引以为豪的广告收入也并非最佳解决方案,毕竟广告在产业中的占比也有限,“好的变现方式是与其他产业结合,最好落地成为实物交换的商业模式,进入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之中。”
“江郎才尽”之后怎么办?
与罗辑思维相似,Papi酱也标榜自身为“内容创业”,其内容以吐槽为主。当生活中已无槽可吐,或者人们对“网红”的认知已被固化,失去新鲜感,“江郎才尽”之后是否就是商业模式的覆灭?
杨铭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网红’能持续发展是要靠作品说话的,尤其是对于以内容为主导的短视频创作者。有人格魅力,能戳到大众心理的‘痛点’的‘网红’,商业化路径也就好走一些。”他认为,“网红”在商业化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决定性因素: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能力;行业的敏感度,眼光的长远和准确度;不满足现状,永远都探索突破点的创新意识。
郭昕则认为,作为任何个体,哪怕是伟大的艺术天才,“江郎才尽”也不可避免,但互联网的存在使“网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了突破物理空间对信息传播限制的可能。“罗辑思维和Papi酱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其内容是团队的能力生产出来的,对知识的获取非常开放,毫无障碍,其背后解读和组合各种信息的逻辑才是内容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郭昕分析,互联网上内容创业者真正的角色是加工器、筛选器和放大器,自身并不是产生信息和知识的源头。“就吐槽来说,人人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如果没有对丰富信息的归纳和重组,然后赋予其新思想和新思维的能力,大家都雷同,受众也就见怪不怪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网红 papi 商业 罗辑思维 分手


2018中国“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演出在重庆举行
尼亚加拉大瀑布结冰变“冷酷仙境”
波兰航空一架飞机降落时发生事故 头部着地
世界首座双层六线钢桁梁铁路斜拉桥在渝落成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