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邮轮旅游为他人做嫁衣:大多中国游客被带往日韩消费
近年来,国内邮轮市场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邮轮市场供给存在过剩的潜在风险。“这几年中国邮轮市场的增速非常惊人,成为全球邮轮公司青睐的对象。”国际邮轮协会主席亚当·古德斯丁称。《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除已在国内稳定运营的皇家加勒比、歌诗达两家邮轮公司外,近期又有一批邮轮品牌宣布提升中国运力。
云顶香港有限公司创始总裁区福耀表示,公司旗下丽星邮轮将打造两艘排水量高达20.1万吨的超级巨轮投入中国市场,它们将是目前宣布进驻中国市场的最大邮轮;诺唯真旗下“喜悦号”将于明年抵达中国,以上海和天津为母港开启航线;地中海邮轮公司也宣布,2018年将把旗下旗舰级邮轮“地中海辉煌号”投放到中国母港市场。
天海邮轮总裁兼CEO范敏认为,尽管中国邮轮市场增速及前景都十分看好,但在短期内运力集中投放,很可能会导致供给过剩的风险。如此一来势必会加剧市场竞争,甚至打起“价格战”,服务与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将挫伤行业发展,影响消费者。
二是游客坠海事件多发,邮轮安全不容忽视。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教授唐锡光表示,从世界旅游市场来看,邮轮旅游已处于成熟期。而处于成熟期的邮轮旅游项目产品,自然也承载了人们更大程度的信赖。在邮轮旅游产品的热销当中,安全问题就很容易被忽视,邮轮度假还难谈绝对安全。
三是岸上游质量良莠不齐。前往免税店购物,是中国游客乘邮轮抵达日韩后必不可少的活动。但一些曾乘坐过邮轮的乘客表示,岸上旅行社介绍的免税店存在诸多疑点,并没有宣称的那样便宜。
业内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的邮轮旅客将分别达到450万人次和1750万人次,成为全球最大邮轮市场之一。业内人士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邮轮消费环境。
一是丰富邮轮航线资源,拓展未来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始发的母港邮轮90%以上目的地为日本、韩国的少数港口,可选择余地不大,这压缩了消费者重复乘坐邮轮的空间。郑炜航分析,其原因在于国内沿海运输权的保护,国际邮轮只能运营国际航线,从4到6天航线的成本考虑往往选择日韩。台湾航线则受包船形式限制,证照办理时间长,运营风险大。
编辑:梁霄
关键词:邮轮 中国 旅游 消费者 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