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延庆摩崖造像揭秘

中殿,旁边有坍塌的山石

中殿中的造像

图为山顶上早已坍塌的烟墩,在明代是军事设施,现仅存碎石块。图片均为高文瑞摄影
3
村民义务守护30年
烧窑峪村有不少村民对山上的摩崖造像怀有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村民们已经成为摩崖造像的保护者,李凤君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凤君上山时,看到造像被人为破坏,就萌生了保护的念头:“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在咱这辈人手中弄丢了。” 从1985年开始,他就成了馒头山摩崖造像的义务守护者。从他家到摩崖造像大约有3里路,其中有1里的山路,来回差不多两个小时。山上没有修步道,弯弯曲曲的山路是靠坚实的双脚走出来的。一路上,斩荆除草,他不停地挥舞镰刀。虽说是条路,但很多地方只是一个一个不规则的台阶,上山时手脚并用,下山时小心翼翼。李凤君平均每3天就会去山上巡查一圈,几十年来风雨不辍。他说:“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不上山看看它们心里就觉得不踏实,生怕再有点儿什么闪失,对不起子孙啊。”
30年来,只要碰到游客上山探访摩崖造像,李凤君不但给带路,还主动义务讲解,介绍村里的宝贝文物。这样的村民有很多,就像村干部李来有,一听说笔者来看摩崖造像,就给笔者带路前往。
随着此处的摩崖造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文物部门也加强了保护工作。原来造像被铁栏杆封着,不好观赏,而且背后就是悬崖,非常危险。现在文物部门建了铁棚子,把造像保护了起来。
除了摩崖造像,山顶的碎石堆也是村民们保护的对象。李来有带笔者爬到山顶,能看见碎石堆,这些碎石堆也是有出处的。查阅明嘉靖《隆庆志·烽燧》:“境内南北山峪隘口可通人马处悉用砖石砌塞,山峰嵯峨可以瞭望者各置烟墩。”碎石堆就是当初的烟墩。烟墩俗称烟墩儿、墩台,或通常所说的烽火台,用于点燃烟火,传递信息。明代有“墩口各拨军三名夜不收”的规定,三人正好日夜倒换值班。除了碎石堆,还有些残石,残石应为边墙,而非长城,边墙的作用是联结着两座山峰,阻塞仅可通人马的隘口。
4
烧窑峪曾是军堡
烧窑峪的名称由何而来,是否真的烧过窑?李来有说,以前烧炭,也烧过砖。而此处最早的村民,据说是一户姓陈的鞑靼人,辽时有祖坟200亩。但村里长者李凤岐又说,村里人是山西洪洞县来的。
历史上确实有山西流民一说。元末连年战争,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人口骤减。而晋南处在战争后方,经济繁荣,人口发展很快。《明史·太祖纪》就载有几次大迁徙:洪武四年(1371)三月,“徙山后民万七千户屯北平”。接着,又在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于永乐三年(1405)“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几次大规模移民,充实了北京的人口。
明初时,烧窑峪一带荒无人烟,荆棘遍地。永乐皇帝朱棣就是看到此景,才设立永宁县,当时只辖5个屯堡:终食屯、团山屯、顺风屯、米粮屯、花园屯,都距烧窑峪不远,其中团山屯最近,仅10里路。当时朝廷实行了阻隔式防御策略,建立大批屯堡,分为军屯和民屯。明嘉靖《隆庆志》中,列举了众多的屯堡,并未出现烧窑峪的名字。不过,随着在延庆北面的各个山口建起边墙、烟墩,防御不断细化,烧窑峪的名字渐渐出现在志书当中。明万历《永宁县志》出现了:“烧囗峪,城北三十里。”“囗”字是什么,只能猜测。至清光绪《延庆州志》中则明确说明了“烧窑峪在永宁北三十里”。“附旧志”中记有:“烧窑峪口,距州三十里,通赤城县,路狭,无防守。”烧窑峪村就在山脚下,北面有一条通往赤城的小路,但要翻过太安山,路极窄,想过重兵很困难。
“附旧志两卫屯堡”中,还记述了附近周边的情况:“烧窑峪屯在卫西北二十里。”还有太百老屯、白草凹、二铺、小堡子、常家营、罗家台,“以上七堡系军堡,旧属永宁卫”。此时才知,类似烧窑峪那样的小路也不忽视,惟恐敌人进入。因了这个山口,烧窑峪才列为军堡,并于山顶建起边墙和烟墩,加强防备。《延庆州志》反复提到旧志,延庆影响大的志书有清康熙年编纂的,还有明嘉靖及万历年间编纂的。照此说来,烧窑峪村应建于明永乐之后,清代之前。
有幸的是,笔者在清末编纂的《延庆州乡土志》查到一段记述:嘉靖年间,北方鞑靼人屡屡侵扰,至三十一年(1552),有了转机,游牧民族归降了千余口人,搬到四海冶、周四沟、永宁卫、靖安堡几个地方定居生活。最初,牧民还保持原有的“驻牧”生活方式,国家每月给粮,每岁给赏,换来了“边患始靖”,与当地人共住了30多年。永宁卫当时管着这一带的军事防卫,虽未特指烧窑峪,却也相距不远。
到了万历十八年(1590),这些牧民出现反复,重归北方,又成边患。经过一番争斗,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才陆续来到这里。这次有“男妇百七十余”人,分布在永宁城北黄峪口、烧窑峪、白草凹、古城等处,每处也有三四十人。至此,烧窑峪才有了村落,并与北方民族共居。游牧民族在边境上,长年与当地人共同生活,已接受了农耕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慢慢趋同,难以区分了。
一个小山村竟有如此丰富的历史,而且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村落虽小,但深挖之下,仍有相当的历史底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北京延庆 摩崖造像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