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山西村民与钢厂为邻的日子:睡得好不好要看刮啥风

2016年12月30日 14:54 | 作者:胡志中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谜一样的地下水

与钢厂为邻的村民们,这些年还有一个困扰,部分村民听说,喝的水也出了问题。

2010年,时任高显镇某村干部的邱丽丽,拿着村里的地下水水样去做检测,结果显示水中六价铬超标。“当时村里出了400多元钱让我去做检验。”据邱丽丽回忆,之所以要检验,是因为听说隔壁村学校对学生饮用水进行检验,发现了问题。

段家村村民提供的一份2015年3月25日段家村村委会生活饮用水检验报告显示,该村生活饮用水检验项目结果中“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铬(六价)、硝酸盐氮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其中铬(六价)检测值为0.081㎎/L,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铬(六价)检测值低于0.05㎎/L。

检验报告中对六价铬的危害这样描述:六价铬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极毒物,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

周边也有村子陆续检测了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存在六价铬超标情况。

这一情况,记者从曲沃县环保局局长葛鸿胜处得到证实。葛鸿胜介绍,曲沃生态工业园区建成之前,并没有关于六价铬的监测数据,是近年来发现这个问题后,才对全县的农村饮用地下水、水井水进行了第一次普查。“一开始我们认为那几个村是钢铁企业污染导致超标,后来对全县普查发现,曲沃县大约三分之一的村庄,地下水六价铬都超标。”不过,葛鸿胜说:“它不是大剂量超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专家时了解到,六价铬的产生一般多来自工业湿法冶炼,比如电镀、金属加工、制作催化剂等。对于治理地下水中六价铬的超标,理论上没有办法,只能依靠天然的净化。

这位专家同时表示,地下水六价铬超标的污染源目前无法判定,如果需要可以做同位素跟踪,进一步判定污染来源。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当地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是合格的,高显镇有一个集中供水工厂,由水利局具体管理。但是集中供水并没有覆盖钢厂周边这几个村庄,这几个村除了段家村从外村引水之外,其他村喝的是农灌井里的水。

曲沃县水利局局长王武英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水利局一方面在对高显镇以及各村进行宣传,让村民们吃集中供水的安全水;另一方面,已将集中水源地的引水管道铺到了高显村。但是冬天不能施工,等明年开春铺好,安全吃水就有保证了。

“我们已经和镇上协调,让他们做好各村引水工作,希望村里购买集中供水。”王武英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在段家、西白集、常家等村走访发现,不少村民对于自己村庄地下水六价铬是否超标并不知情,部分知情的村民则过起了长期到处“买水”“借水”的日子。

编辑:梁霄

关键词:钢厂 村民 钢铁 记者 搬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