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男子3年拍国人产子纪录片:生育如战争 产妇是战士

2016年12月30日 17:20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那是2013年,她33岁。供给胎儿营养的胎盘,长在了前两次剖腹产的疤痕上。不仅如此,胎盘穿透子宫肌层,植入了膀胱。

这是典型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当胎盘像大树一样被拔掉时,“血像泉水一样冒出来”。在宝宝分娩出来的一瞬间,“失血达2000ml”。57岁的摄像师赵骅把镜头推上去,能从镜头里看到针线一样细的血,喷向不同方向。

怀孕3个多月时,夏锦菊从广州回到老家黄梅保胎。小县城的妇产医生天天往外赶她,“你就是个定时炸弹,”医生劝她打掉孩子,否则到时候大出血就像自来水管,关都关不住,“人财两空。”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人财两空”。即使在第一次心脏停跳前,还在请求医生,帮她保留子宫。

心电监护仪显示过两次直线。在那个家人被要求“准备后事”的夜晚,她的腹部被止血纱布填满,等待最后ICU的介入治疗。

疼痛吞噬了她的记忆。银幕上,父亲一遍遍揉着她因疼痛而痉挛的手,抚摸她的额头。三年后,她对这段观众的“泪点”完全没有印象。

她唯一记得的是,穿着麻质西服的李家福朝她喊:“夏锦菊,你想不想见毛毛?”

她点头。

“想见就要坚持下去。”

她又点头。

她是产科的奇迹。

事后,好多医生护士跟她聊“八卦”,“在ICU有没有看到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

她说,“蓝色的ICU大概就是阎王殿、鬼门关的样子。”

阎王殿最终没有召唤她。11天后,她转回普通病房。

死神也眷顾了“陈小凤”。

孩子抱出来时,护士冲着郑清明喊:“恭喜你,一对姐妹花”。

“恭喜啥,我一点高兴不起来。”他担心的是“陈小凤”。他想到她幼年被拐的经历和40公斤不到的体重,害怕起来——出血止不住就完蛋了。

那一晚,他盯着床头的心电监护仪,一宿没合眼。

天亮时,42岁的他,觉得老天又一次放他一条生路。

更惊喜、更残酷的现实

在成为专业妇产科医生之前,李家福做过5年乡镇全科医生。1988年之前,他接生过包括自己女儿在内的三个婴儿。

那时,他一手捧着书本,一手接生。

编辑:梁霄

关键词:孩子 纪录片 产妇 生育 战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