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河南出台彩礼指导标准 文明办:为杜绝攀比之风
女方在彩礼钱方面攀比,而男方往往在婚礼仪式和婚宴上进行比较。
一位信阳男孩小吴说,自己的叔父和亲戚们在孩子结婚的排场上暗暗较劲,“为了面子,今年叔父儿子结婚时花了40多万。可其实他没有那么多钱,现在正还债。”
河南出台彩礼指导标准
对于近年来节节攀升的彩礼钱,台前县文明办一位负责人认为,攀比心理造成了这种负担,“这种比较的心态,很多人都有。有些人说不是稀罕彩礼钱,而是大家都这样做,自己不这样做会遭到耻笑的。”
【心态】
“我女儿不到这个数
是不是嫌她不值?”
濮阳人小杜对河南商报记者介绍了他们老家附近的结婚彩礼现状:“濮阳包括台前的农村,比较流行的结婚彩礼,一般有三斤三两(100元面额的纸币用秤称重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点绿(5元的1万张,100元的1000张,50元的若干)的说法。”
小杜说,三斤三两价值13万多元,而万紫千红一点绿,总价超过15万元。他说,农村一般结婚需要给10万到20万的彩礼。作为农民的父母,在十几二十万元的彩礼等结婚费用面前,往往是掏空积蓄并欠上债务,为孩子结婚,他们没少发愁和落泪,“现在农村谁家有两个男孩,非得把父母愁死。”
过完年就24岁的小伙子王峰,马上就要和未婚妻小丽结婚。感情甚笃的情侣,双方家庭却在彩礼钱等各项费用上闹得不愉快。女方父母提出彩礼128888元,但家境不好的王峰家觉得太高。“我们村里女儿出嫁,彩礼都是这个数。我女儿不到这个数,是不是嫌我女儿不值?”他岳父母也不肯让步。王峰的婚礼后,他年过半百的父亲为了还债,将跟着同乡远赴西藏打工。“孩子结婚,最辛苦的还是父母。”他叹息道。
编辑:杨岚
关键词:河南出台彩礼指导标准 出台彩礼指导标准 彩礼指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