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传统银行的日子为啥不太好过了 众多网点是撤是存?

2017年01月16日 13:37 | 作者:欧阳洁 王观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客户资源是否不再成优势?

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但缺少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收入来源最大的零售业务领域,银行普遍投入不足、关注较少

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稳健经营的传统银行原本占尽优势,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却被互联网企业抢了“风头”,原因何在?

“传统银行的优势一直表现在获取客户。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内银行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大型银行有亿级以上客户,城商行也有百万级以上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包括转账、汇款、贷款等资金往来的信息,但难以反映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个人消费偏好。此前银行对这些数据缺少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较之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优势微弱,这也是银行受到冲击的主要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

近几年,消费金融领域风生水起,但银行这块业务的占比还偏小。没有充分享受到“蛋糕”,错失利润源头,银行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了2015年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年报,40家银行零售贷款组合仅占银行贷款的30%,却贡献了近38%的净收入,其中个贷产品是所有零售产品中经济利润最高的,说明零售贷款业务潜力巨大,而这正是以前银行看不上的“小”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面对互联网技术,银行遇到的麻烦并不仅在于业务规模大小,而是客户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改变。比如有了余额宝,客户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度增强,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又如,客户将更多的业务转移到移动端,银行原来众多的物理网点、资源人员配置与形势已不太适应。

痛则思变。一些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小银行开始重视各类基础数据搜集和应用,挖掘数据背后的小微和零售客户需求。

编辑:梁霄

关键词:传统 银行 日子 网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