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祁连山生态破坏:母亲河成“下水道”、“垃圾场
整而不改拷问“生态追责”
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督察后,已排查出违规项目近200个,记者从督察组独家了解到,其中一些部门的违规审批造成了重大环境隐患,仍然有部分项目整改不到位。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无论是核心区、缓冲区还是实验区,都不允许矿产开发,已有的要进行拆除。2015年9月,环保部约谈张掖市政府时指出: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明显,保护区内所有工矿企业都应立即停产取缔或逐步退出生产。约谈一年后,环保部卫星中心在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类活动变化情况进行跟踪遥感监测时,仍然发现多处工矿用地规模发生了扩大。
本应关停的矿区丝毫没有拆除的迹象根据坐标定位,记者来到了位于甘肃省永昌县的马营沟煤矿下泉沟矿区,发现矿区1号井的设施完好无损,与山坡上的天然林近在咫尺,采煤的传送带、轨道车、变电站等设施没有拆除的迹象。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这片新增建筑就位于工人生活区。记者发现,这家煤矿在五年前就接到上级要求,逐步退出生产,但是矿主从未放弃恢复生产的努力,扩建矿工宿舍,就是为了等待机会再次开工。在守矿人提供的一份值班表上,我们发现了矿主的名字,从守矿人和矿主的通话中记者看到了其中的玄机。
编辑:梁霄
关键词:祁连山 生态 破坏 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