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多地密集部署对接“一带一路” 交通基建大项目频落地

2017年01月20日 13:59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亮点 PPP助力项目密集落地

目前,我国建立的“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储备库,已有入库项目1400多个,由我国设立的各类多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在人文、科技等领域,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截至2016年底,我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

业内专家预计,今年“一带一路”相关投资项目会步入密集落地期,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项目合作将成为一大亮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日前介绍,2017年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年。在产能合作方面,要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按照沿线所需、中国所长的原则,继续实施一批市场有前景、资源要素有支撑、基础设施有保障、体系有配套的产业项目。

他还表示,部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体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商业之外的不可控、不可知因素比较多,需要创新融资模式,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融资保障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指出,“一带一路”计划有三大投资切入口。一是境外合作区的建立,目前中国已经在23个国家建立了77个境外合作区,有1200多家中资企业进入,年产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为当地解决了25万人的就业。二是基础设施的联通联动,特别是铁路、港口、航空、路桥等,把当地的就业全部带动起来。三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其工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机遇 促进中企海外投资“行稳质优”

“一带一路”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启新的机遇,助力企业海外投资之路“行稳质优”。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的推进会对中国对外投资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在主要沿线国家、主要经济走廊相关国家的投资会持续高速增长。此外,基础设施相关行业(特别是电力、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投资会出现高速增长,对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第三,工业园区建设和制造业的投资也会有所跟进。

此外,他还表示,“一带一路”使得中国国内经济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长、企业国际运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对东道国和资本输出国经济的双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动力。

不过,专家也提示,风险与机遇相伴相生,有调研显示,对投资所在国的环境不了解、不熟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最大风险。

哈萨克斯坦作为我国的重要邻国,对于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推进“一带一路”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哈萨克斯坦市场有着多年经验的华和国际董事长刘传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哈以及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合作,非常具有经济互补性,包括传统的轻纺、家电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尤其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之后,中哈在产能合作包括旅游区建设等方面都在明显提速。

刘传武说,他发现企业在中亚国家投资中,同质化竞争问题依然存在。在他看来,充分的前期调研、完备的法律手续、必要的政府支持和优秀的商务团队是四个境外投资安全保障的要素。

罗婉文指出,对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而言,要关注的不单是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还有一般的商业风险需要关注,要审慎考虑而不是盲目投资。“应该是以商业投资的眼光,商业投资的标准去审查、做经济调查,而且要研究这个项目,确保这个项目的可行性,而且回报足够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蕴岭指出,“一带一路”提出3年有余,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长足进展。尽管如此,我们更应谦虚谨慎,充分意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总之,“一带一路”是百年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一带一路 合作 投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