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2016年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达3611元 同比增17.8%

2017年01月23日 14:2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1月23日电 国新办23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表示,去年以来,民政部指导各地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综合确定农村低保的最低指导标准,使农村低保标准持续提高。下一步,民政部将加强农村低保兜底保障,继续指导农村低保标准较低的地方逐步提高标准,到2020年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宫蒲光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民政和扶贫部门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低保兜底脱贫成效政策逐步显现。

一是完善了政策措施。去年9月,民政部、扶贫办等六部门报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从政策、对象、标准、管理等方面加强制度衔接,强化兜底脱贫。民政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通知》,指导全国民政系统抓好脱贫攻坚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扶贫任务的省份基本都出台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的配套政策措施。

二是提高低保标准。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力度,去年中央财政安排低保补助资金较上年增加6%左右,使中央财政安排的低保补助资金达到了1242.4亿元。另一方面,去年以来,民政部根据中央要求,指导各地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综合确定农村低保的最低指导标准,使农村低保标准持续提高。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平均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了3611元/人•年,同比增长17.8%。全国农村低保标准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县(市、区)数,已经从2015年底的1521个减少到502个。

三是强化对象认定。在加强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社区评议、张榜公示等传统手段的同时,去年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查询社会救助家庭成员证券财产、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等信息的具体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使低保对象的认定更加准确。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97.9%的地市级,83.6%的县级建立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查实了一些隐瞒收入财产、提供虚假证明、不如实申报经济状况等情况,大幅减少了骗保、错保等问题的发生。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农村 低保 人均 标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