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有些地方大量减少养猪 媒体:何必拒猪于千里之外
何必拒猪于千里之外
夏树
有一个成语叫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地拒绝别人,毫无商量余地。这个典故出自《孟子·告子下》,距今2000多年了。
我由此想起一句“拒猪于千里之外”,因为看到一些地方态度傲慢地拒绝养猪,似乎也是毫无商量余地。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生猪调入地,却还要大幅度调减养殖量,有些地方关停了80%以上的养猪场,甚至提出“本县不养一头猪”。
“猪粮安天下”的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就像人人都要吃饭一样,很多人天天都要吃肉。没有粮食就会天下大乱,试想,市场上没有猪肉,或者价格暴涨,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这些地方的官员明明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还要拒猪于千里之外呢?一位畜牧局局长直言不讳:他们简单地、片面地理解生态优先,认为把猪场关了,就没有污染了,就不需要治理了。这实际上是不作为的表现,是推卸环保责任,对产业发展、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负责任。
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养殖业富民不富县。对工业污染总是想方设法去治理,因为那里面包含着财政收入,对畜牧业造成的污染就舍不得下本钱治理了。这其实也是不作为不负责的表现。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并且启动了猪场拆迁行动,直接减少生猪存栏3600万头,尤其是浙江等禁养大省,因禁养减少的生猪数量占到整个饲养量的50%。
自己生产的猪肉产量下来了,进口就必然增长。2016年全国猪肉产量大约5200万吨,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已经到了历史低位。猪肉进口量第一次突破100万吨,估计全年进口量超过15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2000多万头生猪的出栏量。
编辑:梁霄
关键词:地方 减少 养猪 媒体 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