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考古专家带你看文物萌鸡:神气又神奇
作为六畜之一,鸡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关于鸡的诗词、书画和生活用器不胜牧举!比如,(传)明宣宗所绘《画子母鸡图》,还有广为人知的鸡缸杯,都是以鸡为主角的名作。

明宣宗《画子母鸡图》
但是,这些传世品显然还不够古老,当我们想了解先民是怎么看待鸡的,这大概还需要通过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莫阳,专攻美术考古研究。在她看来,传世品会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后人所改变、误读,而出土物更像是定格了的某一段历史,甚至某一个瞬间。
从陶土、青铜到青瓷,从古朴的手捏造型到风雅的艺术加工,盘点考古文物里关于鸡的种种“神器”,你会折服于先人们非凡的生活智慧,以及他们由热爱而创造的精神世界。
邓家湾·陶鸡:你这么萌,主人知道吗?

年代:新石器时代晚期
出土地: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邓家湾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鸡的艺术形象啦!在邓家湾出土的这个陶鸡,是屈家岭文化的遗存。这样的陶鸟、陶鸡和陶狗在屈家岭文化地域出土极多,显示当时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渔猎和采集,已饲养了猪、狗、鸡等动物。
但动物考古学专家袁靖认为,邓家湾出土的这些先民捏成的陶制品是否就是真的家鸡还需探讨,对于动物考古学研究而言,对家鸡的判断应该以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家鸡骨骼为主要依据,人工制品只能作为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旁证。
三星堆·铜鸡:仅此一件,别无分号!

年代:距今约5000至3000年出土地:四川省广汉市
在神秘的三星堆遗址中,这件铜铸的鸡仅此一件。比起高180厘米的青铜人像、直径近两米的青铜面具而言,这件铜鸡十几厘米的大小,可说是很“迷你”。但是这样小的尺寸却并不影响制作者对它的用心,铜鸡身上复杂的纹饰非常细腻、精致。在表现手法方面,这只铜鸡是范铸法铸造,格外写实。这说明蜀地先民对生活有细致观察,才能塑造出这一真实存在动物的不凡作品。
考古学家认为,此铜鸡表现的自非家禽意义上的“鸡”,而有更深沉的象征意义。铜鸡胸前特别铸饰有火纹,毫无疑问,这一颇为醒目的装饰符号与铜鸡内涵有内在联系。铜鸡或许代表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鸡”、“神鸡”,正所谓“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件雄鸡造型的意蕴似乎就是引吭高歌、呼唤日出,带给人间无限光明。
阳陵·陶鸡:厉害了,原来你是“御鸡”

出土地: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
这只陶鸡长16.4厘米,高14.4厘米,通体彩绘。由于是帝陵的陪葬品,这只鸡的工艺格外精致。工匠在烧制完成后还需施彩,红色的鸡冠、金黄色的嘴,身披深棕色羽毛,双翅及尾羽则被染成黑色,将两千年前的雄鸡呈现在我们面前,从整体到细节都是这样真实生动,光看照片或许很难相信这些陶鸡尚不及手掌大小。
它是在汉景帝阳陵封土四周的从葬坑中被发现的。到了汉代,家鸡的形象更生活化了,在考古发现的墓葬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它们。这只公鸡羽毛丰满轻盈,双足纤细但强劲有力,线条流畅传神,极富生活气息。
彩釉陶鸡笼:“豪华”鸡舍多少钱一平?

年代:东汉 出土地:湖南省长沙市
比起西汉那只神气的大公鸡,东汉的彩釉陶鸡笼就显得萌萌哒!圆润的线条,古朴的色彩,高15厘米,看来它的主人一定也很有生活情趣!忘了说,它也是专门为随葬制作的器物。这件堪称“豪华”的陶鸡笼,我们竟能看到一千多年前人们为家养公鸡所作鸡舍的样子,真是诸多建筑明器中难得一见的有趣材料。
在汉代,鸡和猪的饲养地区很广,一般以圈养为主,规模虽小,却是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在汉代墓葬中,人们常会将各式各样的建筑明器随葬,最常见的有陶楼、陶井、陶仓等,都是专为逝者准备的、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享用的物品。这些或精巧或稚拙的缩微模型,为冰冷幽暗的墓室增添了“人间烟火”。
汉墓画像石:神怪之力和庖厨之香

汉墓画像石,上为沂南汉墓,下为嘉祥宋山小祠堂的画像石。
年代:汉代
出土地:山东临沂沂南县和济宁嘉祥县
在沂南汉墓中,一个身缠云朵的神怪左手持槌状物,4只鸡与其他几种禽类一起,腾飞至半空,或许表现神怪之力,这大概是这种动物最不日常的形态了。事实上,这样的图像也让考古学家有点意外!因为在汉代墓葬,尤其是汉画像石上,鸡最常见的是与庖厨题材画面共同出现的。
最为著名的就是山东嘉祥宋山小祠堂上的画像了,工匠把热火朝天的后厨表现得栩栩如生,也难怪吃货们会第一时间注意到挂在灶台上的“烤鸡”!除此之外,工匠们也会表现公鸡、母鸡和鸡雏在宅院中漫步的画面。
李静训墓·鸡首壶:这么美的青瓷,主人当然不一般!

年代:隋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 出土地: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
这件美丽的青瓷器高27.4厘米,肩部一侧塑一鸡首,高冠圆目,昂首张口作啼鸣状。与之相对的一侧为直体曲颈形龙柄。它有一双双瓣重合状的“耳朵”,瓷胎呈白色,通体施白釉,近底部无釉,表面有细冰裂纹。整体造型挺拔秀丽,线条优美。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使用时做雄鸡吐水状,十分生动可爱。这种器型最早见于三国末年,由两晋一直流行到唐初,流传范围很广。为什么不选更早的那些?除了这件器物背后反映出这一时期制瓷业的长足发展,更因为它是一件有故事的鸡首壶。墓主人李静训,是一个九岁的女孩。她自幼被外祖母——隋文帝长女、曾为周宣帝皇后的杨丽华养在宫中,备受宠爱却早夭。她的陪葬品精美奢华,件件寄托着家人的无限哀思。
十二时俑·酉鸡:脑洞清奇的生肖表达

年代:唐朝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出土地:西安南郊的唐兵部常选孙承嗣和夫人高氏合葬墓
这件唐朝的酉鸡塑像,兽首是昂首伸颈的雄鸡,与同列的其他生肖相比,格外生动、神气。它的人身作文臣形象,上穿圆领宽袖长袍, 袍长至足面,足蹬尖头靴,设计风格令人过目不忘,被网友笑称“脑洞清奇”。
雕塑匠师采用头、身分制, 然后粘接成一体, 再刻画衣纹, 贴塑双手, 经入窑烧成后, 又施彩绘。俑体是中空的,但胎体厚重,因此放置稳定。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
“鸡鸣将旦,为人起居”,古人认为鸡鸣为一天之首,“鸡日”是一年之首,大年正月初一则为“鸡日”。鸡的形象,被广泛用于吉祥祈福及辟除不祥。鸡给人们带来的是晨光般的希望,又由于“鸡”“吉”谐音,故中国民俗视鸡为“吉”。
莫阳说,这些或神奇或神气的“鸡”形文物,纪录着鸡这种家禽与中国人日趋紧密的联系,更承载着先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不凡表达和瑰丽想象。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考古专家 文物 萌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