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何自力: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市场提供产业变迁动力与政府引领产业变迁方向相结合。为实现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比例更加协调,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我们强化了市场在产业变迁中的优胜劣汰和激发创新作用,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为经济运行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政府凭借信息掌握充分、资源动员能力强大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产业变迁的方向,比如:促进产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供给能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等。
市场激励自由竞争与政府加强监管优化服务相结合。市场竞争可以优化生产,增强产品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如果竞争是无序的,则会抵消效率,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我们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依法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与此同时,政府还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促进就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为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提供强大保证。
市场提高效率与政府保障公平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主要是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的动力激发出来的。市场调节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公平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功能实现的。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理顺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维护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 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既存在越位也存在缺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给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政府监管部门要继续着力放松对市场主体的准入管制,大大简化企业登记注册程序,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都应当取消审批,凡是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都应当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提升政府监管意识,落实监管责任,改变重审轻管、有权无责的现象,破除“懒政”“怠政”不良政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相关制度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合理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积极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着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科学配置行政职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政府更好地作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和确定宏观调控的任务,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调控框架。着力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以及民生、生态等指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何自力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何自力 科学认识 正确处理 政府与市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