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女子转账看错头像错转1.2万 对方拒还款或被起诉
找支付宝
获得收款方注册信息
在此期间,丁先生的女友向支付宝寻求帮助,向支付宝方面提交了“信息披露申请表”,希望获得该支付宝账户的有关资料,同时承诺,仅将此资料用于通过法律程序寻求救济,任何用于其他途径的行为后果均由她本人承担。
去年11月30日,支付宝方面审核通过了丁先生女友的披露申请,将“丽萍”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发送给了他们。但同时声明:此信息仅用于申请人通过司法途径起诉,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支付宝会员所填写的信息,支付宝不保证其真实性,仅供参考。
此后丁先生辗转了解到“丽萍”的真实姓名和住址,在反复沟通无果后,他将遭遇发到了辽源贴吧上,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热心市民朱先生特意从辽源市赶到了“丽萍”的老家了解情况,并未见到“丽萍”本人,只见到了她的亲属,但对方并不了解更多的情况。
找她亲友
也无法联系到“丽萍”
了解到此事后,新文化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丽萍”的一名朋友,他表示自己和“丽萍”只是普通朋友,她曾经用北京的座机给他打过电话,自己也只知道她在北京做淘宝的客服人员,具体情况并不清楚。“我也只有她一个手机号,这个号停机了,我也联系不上她啊。”
随后,新文化记者联系到了“丽萍”的父亲。“她手机丢了,现在换啥号我也不知道啊。”她的父亲说,“2月3号那天她回北京了,过年的时候她也没和我说这个事儿,再说他们说的那个转账啥的我也不懂。”
对此,丁先生认为,“丽萍”这种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应该将钱还给他,他可以支付一定“报酬”,他已经写好了起诉书,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律师说法
可按不当得利起诉对方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吉林吉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海波,他称,根据《刑法》第270条规定,在支付宝上收取12000元的行为人尚不能构成侵占罪。
刘海波律师称,当事人可依据返还不当得利之规定,向对方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链接
去年9月,河南省卫辉市的李某通过支付宝给他人转钱时输错账号,将钱打给了并不相识的湖南茶陵人罗某。李某要求罗某退还错打的钱款遭拒后,向茶陵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去年11月,茶陵县法院对此案进行了跨省调解。承办法官电话联系了被告罗某,组织双方调解,讲清不当得利应当退还的法律事实,促成双方达成了一致,罗某立即退还了3000元。
2013年11月9日,安徽合肥女子谢爱霞(化名)通过支付宝给妹妹谢爱丽(化名)汇款,因操作失误将钱汇入同名者、浙江乐清人谢爱丽(化名)的账号内。由于对方拒绝归还汇款,2014年7月,谢爱霞向乐清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法院判决对方返还其错转款4446元。乐清法院一审判决乐清人谢爱丽于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返还原告谢爱霞4446元。乐清人谢爱丽不服,向温州中院提起上诉。温州中院驳回乐清人谢爱丽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综合)
编辑:梁霄
关键词:女子 头像 起诉 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