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小程序为何刚上线就遭冷落? 不一定比APP省流量
不足
小程序只拥有APP部分功能
小程序可谓是“程序APP的简化版”,也就是说,它并不能完全涵盖APP的全部内容。有开发者表示,微信对小程序的内存大小是有限制的,大概在1兆左右,因此只能保留最基础的内容。比如荔枝FM,在荔枝FM的小程序内,只有“热门”和“订阅”两个目录,用户只能在其中看到后台推荐的内容。而在荔枝FM的APP中,则有“直播”、“频道”、“推荐”、“订阅”四个目录,在“频道”内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按照分类寻找喜欢的广播内容。此外,在小程序内用户只能做最简单的“收听”动作,而不能完成个人设置、录音直播等功能。
对于手机内存小、只需要使用小程序基础功能的用户来说,无需下载APP,在小程序中完成相关动作即可;不过对于想要完整体验的用户来说,依然需要下载APP完成其他功能。
关注
部分小程序比APP还费流量
对于移动用户来说,使用APP时流量消耗的多少是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看似不占内存的小程序和它们相对应的APP来说,是否一定消耗更少流量呢?猎豹清理大师对此进行了深度测评,结果发现部分同款小程序在两次加载时甚至比APP消耗的流量还多。
在对上述10款普及率高的主流应用作为样本对比后发现,在10款应用中,有5款第一次加载时APP比小程序耗费更多流量;有3款APP在两次加载耗费的流量都要小于小程序。比如,以摩拜单车为例,通过小程序测算,第一次加载了1兆,第二次加载0.70兆。而在摩拜单车APP中,第一次加载仅仅消耗了0.22兆流量,第二次更是下降到0.06兆的极限数值。
不过,也有5款小程序在两次加载的流量小于APP,包括携程酒店机票火车票、腾讯视频、京东购物、美团外卖+和今日头条lite。因此,看似“小”的小程序,在耗费流量方面并不是完全小于APP的。如果用户是因为“省流量”而选择小程序,则需要进一步比较。
编辑:梁霄
关键词:小程序 上线 冷落 APP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