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公益人才缺乏“痛点”如何破解?
跨界人才流动的3个公益样本
人才匮乏是公益行业的普遍性“痛点”,多年来困扰着公益机构,也是制约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一道难题。
记者近期采访多家机构发现,在传统方法难有效果的背景下,一些机构通过创新的方式探索出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益桥中国:
让年轻人迈出第一步
“益桥”是一家社会创新机构,寓意“公益之桥”,致力于把优秀人才和跨领域资源带入中国公益行业,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并激发公众对公益的理解与参与。
其中,“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简称“益桥计划”)面向全球华人青年,旨在培养有益于中国发展的社会创新人才,让海内外优秀华人毕业生和职业人士有机会进入中国顶尖的公益机构工作,同时给予其导师、培训、社群、经费等丰富的资源支持,使其快速提升自我,建立社会影响,并构筑起一个在各行业间相互支持、共同引领的社群。
说起该项目,益桥创始人王赛有着很深的感触。他曾在海外就学,在非洲、中东、欧洲做了一些义工的工作,回到国内后,在公益机构美丽中国做项目主管,并负责一些高校的国际项目。
王赛说,人才缺乏的难题较为普遍,但是他发现,其实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希望探索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想尝试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由于待遇、社会认可、职业发展等问题,往往不敢迈出第一步。
王赛介绍,益桥计划招到人以后,会把他们匹配到合适的公益机构,实行就业的双向选择,给他们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在入职之前快速了解公益行业的现状。同时,还为这些人才提供来自公益与企业界的导师支持,让他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成长。
益桥尝试搭建一个平台,首先让更多公益圈外人士对公益行业有一个深入、现实的了解。“我们不同于职业中介,而是希望益桥计划真正可以成为人生的陪伴者,让更多人走上公益道路”。
王赛希望,益桥计划在为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的同时,创造一种价值。“我们能帮助社会中的某一群人坚持走上公益的道路,脚踏实地做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伙伴们将来不管留在公益行业,还是去政府机构或企业,都能坚守这样的价值。”
目前,益桥计划针对在校大学生与职业人士开设了两个项目,探索人才跨界流动的路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公益 痛点 破解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