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护工14年献血7800毫升:在医院呆久晓得血能救命
挣自己该挣的钱——
病人家属给钱酬谢 他从来不收
曹安强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心脏外科医生接近6年了,他曾向朋友圈发过一则消息,点赞护工龚仲华以及他的20本无偿献血证。曹安强说,流动护工一天的工资大概120元左右,不少护工往往希望病人在床上多待几天,自己可以多挣点钱,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不急着带病人下床走走做康复训练,可龚仲华有些不同,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建议病人多锻炼,增加胃肠蠕动。
“病人早点康复对医院、病人、家属都是个好事情。”龚仲华记得,他曾照顾过一个做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3、4天下来本应领到400元左右的看护费,病人家属却多给了100元,“我当时谢绝了,总觉得人应该挣自己该挣的钱,不该挣的一分也不多拿。”
龚仲华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在北京打零工,妻子带着8岁的小女儿长期生活在乐山,一年到头夫妻俩只在暑假及春节时,才有机会团聚。
翻看龚仲华的无偿献血证,可以发现2015年-2016年间他曾停止过献血。2015年,老父亲摔伤头部、肩部,龚仲华回到资阳老家,照顾了父亲一整年,“老家没有献血点,那年我也就没献血了。”去年上半年,龚仲华再次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找活路”,需要照顾的病人增多,献血的时间也就一推再推。去年下半年,龚仲华也曾去献血,但由于血小板指数没达标而未能完成献血。今年,他说要好好养养身体,找到合适的时间再去献血。
市民网友点赞
“平凡之善”
昨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晚报社、成都文明创建全媒体平台承办的“平凡之善”——寻找身边的成都温度活动正式启动。针对“成都平凡之善”故事的主人公、发现者、传播者等,主办方特别设立了“平凡之善创客”“平凡之善识客”“平凡之善播客”3个奖项,他们将有机会获得特别定制的天府通限量版“成都平凡之善卡”。此项持续全年的活动,昨日一启动便受到了不少市民、网友的关注。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吴永秀:
接地气!社会不缺善意,需要一双发现善意的眼光,如果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你会发现其实“善”离我们并不远。
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杨德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平凡人的善举让更多人易学、易传,当越来越多的人都能表达善意,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就会有满满的幸福感。(记者 白茹 摄影报道)
编辑:梁霄
关键词:护工 献血 医院 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