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四川小镇厨娘“靠天”吃饭 好空气就能卖钱
空气好又不热
钱买不来的好“脸色”
26岁的杨琴,是家里的老大。2011年,20岁的她远走河南,跟着亲戚当起厨师。
彼时的家里,父母喂着两头奶牛,一年虽然有2万多的收入,但要供妹妹上学,还是吃紧。
2010年,一家人所在的柳江镇两河村5组被征地拆迁,修建光明寺。过去一楼一底的瓦房,变成了两楼一底的平房。爸爸给在河南的杨琴打电话:“回家来弄饭噢,屋头客人多啊!”
带着一身手艺,牵着老公胡代祥,杨琴回家了。一家四口就是这个客栈的老板、厨师、服务员。18个房间,单间、标间随便挑,100元一个人吃住一天。山里人爽朗:10岁以下的娃娃不收钱;一天三顿饭,敞吃管饱。
但让人们纷至而来的最大原因,是这里老天爷迷人的“脸色”。洪雅县森林覆盖率70.5%,年均气温16.9℃,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6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居四川183个县(市、区)第三,是四川唯一、全国19个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之一。闷热的夏天,光明新村却一片凉爽。酒足饭饱的客人走出酒店,朝山下柳江古镇而去。“以前觉得老家落后,出去走了一圈才发现错了。”杨琴抬头看一看天,“冬暖夏凉,空气新鲜,好多钱都买不来啊!”
吃得香有滋味
忙完7个月利润16万
当天有客人,杨琴没约麻将。胡代祥推了一上午的石磨,新鲜的豆浆一点点流入桶里。熬煮沸后,加入石膏,一锅豆浆在杨琴手中,慢慢变成了豆花。
这是中午宴席的特色菜之一,也是过去一年被游客问得最多的菜。菜上桌了,一盘香肠,更是吃得来客喜气洋洋,左右宾客互相推荐:“这个巴适哟!”
杨琴很高兴,四年来这种赞美听了很多次,但还是听不够。
香肠中的肠衣和肉,都来自于家里的两头肥猪。“平常吃的腊肉、香肠,都是我们自己喂的猪。”桌上的青菜、水萝卜、花菜,也是杨琴家门前菜园子里的宝贝。
作为生态农业大县,洪雅茶叶面积28万亩,奶牛存栏4.2万头,林竹面积205万亩,三大特色农产业均领跑全省第一方阵。当地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产品46个。
杨琴也不知道,自家的猪和菜算不算有机食品。“到什么季节就种什么、吃什么,来的客人吃了反正都说好。”
清明节过后,大拨游客涌上山。这种绿色供给、集体分食的生活方式,要持续到国庆之后,整整7个月。
最热的时候过去了,30多个老顾客向杨琴家道谢后,又回到城市里。杨家人收拾好屋子,7个月忙碌的时间结束了,除去开支,还有16万的利润。
编辑:梁霄
关键词:四川 厨娘 好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