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探访西安最大“灯笼村”:往昔繁华地 今朝客寥寥
“传统的篾纸灯笼制作周期长,一个15元左右的只挣2至3块钱,今年村中已无人制作。”制灯60余载的老艺人呼延振元告诉记者,传统篾纸灯笼需要提前几个月来破竹竿、削篾子,然后再经过十几道工序完成,相对比较复杂,也不易保护和运输,近年来已逐渐被市场淘汰。
在呼延振元家庭小作坊式的制灯工厂,记者看到,院里随处散落着钢筋和绸布,工人正在给钢筋做“记号”并进行现场切割,然后将钢筋焊接成灯笼框架。同时也有工人在对成型的框架安装灯具和粘贴绸布。房中角落堆放着大量成品灯笼。
呼延振元介绍,如今村中制作灯笼多是用铁丝、钢丝焊接,大型灯笼以钢筋为框架,灯笼的面料改用金丝绒或绸缎布。样式大多按顾客要求制作,以生肖、人物为主,每年七月至十一月集中制作。
“西安街头悬挂的红色灯笼有一些是我们村做的,但西安城墙灯展、大唐芙蓉园灯展中却没有一盏工艺灯出自我们村。”呼延振元坦言,家庭作坊式的制灯流程及创新能力的缺乏等因素造成了三兆村在市场竞争中日渐式微。
在呼延振元看来,外地灯笼已有了印花、烫金、刺绣等创意,并将灯笼制作的工艺流程拆分,形成产业链条,降低了成本。而如今的“灯笼村”则有些“落伍”。
曾经家家户户制灯的三兆村,如今也仅余十几户仍在“坚守”祖业,李杰便是其中之一。他除了制灯外,还制作诸如大型商场里的工艺吊灯,圣诞灯等商业美陈。
“如果不创新转型的话就没有发展出路了。”李杰说,商业美陈是制灯手艺的一种延伸,也是一种创新尝试,以后还会不断作出尝试。此外,他近几年也开始在网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灯笼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而“灯笼村”的艺人们却无暇顾及于此,如何在现代工艺创新与传统技艺传承间谋求平衡,或许是当下他们心头的一道待解难题。
编辑:梁霄
关键词:探访 西安 灯笼村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