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三代工头之家:36年讨薪难 新年愿望是将欠款收回
“多年积蓄一下子赔完了”
除夕当天,姥爷去收鸡蛋。人老了闲不住,他在废弃养狗场养了20只鸡。
在姥爷当工头的那些年,除夕这天,家里会被围得水泄不通——-种地的收成太少,又没有其他门道,村民们都渴望跟着他出去挣个力气钱。
姥爷常说,干工作,尤其是建筑这一行,首先得吃得了苦。
1981年,借改革春风,姥爷当了工头,一干就是13年,带着村民在青海搞建设讨生活。彼时车速不比现在,坐两天两夜火车才能到。
那是个苦寒之地。尤其是格尔木,草荒滩上走不动,水能淹到脚脖子,风一刮满脸沙,眼被迷得睁不开。热天蚊子成群叮咬,冷天能冻到一米深,水泥好几天都不凝固。再加上高原缺氧,有人头疼恶心流鼻血,身体顶不住赶紧往家返。后来,出发之前,大家都随身带一些家乡土,喝水时放一点在水杯里,以免“水土不服”。
姥爷每天起得比工人早,到工地检查:模板有没有支好、钢筋绑得是否到位、浇筑混凝土有没有跑模、电线接头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安全隐患……都得看过才放心。他盖的厂房、家属楼、饭厅等经验收,都是全优工程。
当时奖励的镜框也放在养狗场,收完鸡蛋,他一一拿出来,擦干净摆到院子里。其中一个34年前的钟表,秒针仍奋力嘀嗒嘀嗒往上跳,下面是“优秀工队长”五个烫红大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专业”上来。“干工程挣就挣,赔就赔,但做人得讲信用。”姥爷说。
是啊,工人南来北往,大都是乡亲,一出门就是一年。只盼着挣到钱回家,孩子们有新衣穿,有肉吃,高高兴兴过个好年。所以每当工程款结算完,交了县乡村三级管理费,姥爷首先支付农民工工资。
53岁那年,姥爷把“班”传给了舅舅。他眼睛不太好使了,耳朵也背,又有冠心病,已经顶不住高寒气候了。再加上当时种种原因导致利润较低,而太原、长春等地工程也多了起来,很多人不愿再往格尔木跑,他感到力不从心。
而舅舅跟我说,姥爷在建设两个新上项目时,两个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均宣布破产。施工未完单位倒闭,工程款一分钱没要回来,但村民工资却一分钱也不能少给。“多年积蓄一下子赔完了,还干什么?”
编辑:梁霄
关键词:工头 讨薪 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