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百余位学者28年“磨一剑”编纂《十三经辞典》
刘学林和迟铎(资料图)
迟铎近照
“你走了,我替你继续前进”
辞典编纂,被称作“圣人的苦役”。作为课题发起人,刘学林不仅要为辞典绘制蓝图,制定凡例,组织编写样稿,还要忙于资金的筹措,就连编辞典用的稿纸也是他“厚着脸皮”向校内熟人要的,更不要说购买图书、添置资料。
第一笔资助来得有些意外。当时,刘学林和妻子迟铎赴香港探亲,遇到了喜爱传统文化的实业家朱恩馀夫妇,得知他们要编写《十三经辞典》,朱恩馀夫妇为编纂工作提供了72万元的捐赠。之后,在刘学林等人不断争取下,《十三经辞典》又被列入省级重点工程,获得百万元资助。
“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好好编辞典了。”热爱的事业迎来春天,噩耗却突然传来:因操劳奔波,刘学林先生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
那是1994年1月19日,刘学林的突然离去使团队成员惴惴不安。刚刚启动的项目还能否继续?以后的路怎么走?关键时刻,同为学者的迟铎作出决定:我们要继续把这件事做好。
在迟铎看来,此时的《十三经辞典》编纂已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事业。料理完丈夫的后事,迟铎与研究所副所长白玉林一起,正式接过编纂《十三经辞典》的重担。
就这样,几位没有“经学专家”头衔的主编,领着一群从未系统读过经书的青年,重新踏上了这条艰苦的修书路。
编辑:梁霄
关键词:学者 编纂 十三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