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2016年网络诈骗受害者多为“90后” 男性占比高

2017年02月10日 11:27 | 作者:朱惠悦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支招“保护个人信息”

国家政策法律完善的同时,网络信息泄露导致精准诈骗愈加流行,诈骗手段和技巧也随着新应用新功能的技术提升愈加隐秘。传统的“猜猜我是谁”、网购退款等依旧是热门诈骗手段,同时新生的虚假兼职、安装包木马等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猎网平台”反诈骗专家刘洋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表示:“精准诈骗,意味着一旦信息泄露,更容易被瞄准打击。以徐玉玉为例,刚到教育局办理了助学金申请,两天后就收到了‘发放助学金’的诈骗电话。”

刘洋说:“骗子会通过不法渠道获得个人真实准确信息,对个人进行‘量身定做’。诈骗团伙的剧本都是花了很高的价格,请那些在心理学方面有研究的专业人士编的,有的剧本价值十几万,这种骗术越来越难被当事者识破。”

就当前网络诈骗治理困境,刘洋表示,网络诈骗报案难、取证难、破案难。网络诈骗具有明显的小额多发、异地作案、身份隐蔽的特点,这就导致其犯罪成本低,但破案成本高。很多受害者的报案根本达不到法定立案标准,即使已经立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犯罪线索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关联。

关于如何预防网络诈骗,刘洋的建议是保护好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和普通网站会员账号要区别使用账号名和密码,对于要求填写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网站,要认真检查其合法性,不随意登录不明WI-FI,不打开不明短信中的链接,不下载不明软件。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网络 诈骗 男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