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北京十余部门向副中心派驻“专班”

2017年02月16日 09:20 | 作者:王硕 信娜 赵实 邓琦 黄颖 吴为 郭超 沙璐 李婷婷 戴轩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焦点2

派驻副中心的“专班”成员都有谁?

1名局级领导带队,部分委办局“超额”配置派驻人员

根据安排,23部门派驻城市副中心的工作专班人员组成,要求由1名局级领导带队、人数不少于5人。

目前,各委办局的派驻“专班”也基本执行了这一配置。其中,市食药监局的派驻专班由食品药品稽查专员秦良伟担任负责人,专班成员5人。

记者发现,部分委办局甚至进行了“超额”配置。比如,北京市住建委的派驻专班由市住建委委员赵成带队进驻,并派出了17人的“强大阵容”,涵盖房地产开发管理处、房屋安全和设备管理处、房屋市场管理处等10多个处室。

市城市管理委由副主任张春贵带队进驻,工作组成员共7人,包括环境卫生、市政管线、应急照明等相关处室负责人等。

此外,市交通委也从多部门抽调人员派出了10人小组。市交通委委员容军介绍,这10人来自市交通委的路政、运输、执法、轨道办、规划、计划等多部门。

在派驻人员的选择上,容军表示,因考虑到这些干部要在通州“坐班”,因此除了根据工作需要挑选优秀的干部,同时也会考虑居住地的问题,优先选择居住地点靠近通州区的人员。

焦点3

“专班”进驻副中心后有何大动作?

进驻前各委办局已做好工作计划;市交通委对接通州将研究如何避免出现交通拥堵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此前明确表示,为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之前成立了一个办公室,七个指挥部。但这七个指挥部都是侧重建设,而此次派驻的工作专班,将侧重于管理。而管理将先从标准研究入手。

这些派驻“专班”接下来会有什么大动作?在进驻之前,各委办局就已经做好了工作计划。

市交通委将根据副中心的一些重点交通项目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内容,与通州区进行对接,研究如何避免“大城市病”中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副中心出现。

市经信委在进驻当天就“敲定”了接下来的五大工作任务,包括以通州区为试点加快一般制造业疏解退出;定制通州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高精尖”产业布局;推进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等。

市教委委员张永凯在进驻时表示,市教委派驻专班要扎实推进城市副中心教育规划项目落地实施,从统筹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培养、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城市副中心教育品质。

目前,市城市管理委派驻专班已与通州相关部门进行了两次对接,将完善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同时,还将在城市运行管理、市容环境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包括促进垃圾科学分类、源头减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垃圾清运和环卫保洁全覆盖等。

■ 对话

市环保局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处负责人刘贤姝

“专班”不是去治理环境 而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2月9日,市环保局工作专班正式进驻副中心,刘贤姝也是其中一员。虽然只有一个星期,工作专班已全面进入工作状态。刘贤姝说,副中心建设的定位之一,是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工作专班进驻副中心,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标准、加强市区协同、强化属地责任,“不是去治理环境的,而是提升副中心的环境治理水平。”

新京报:市环保局派驻的工作专班涉及哪些处室?

刘贤姝:我们是由副局长李晓华带队,一共由5个人组成,包括生态规划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处室各1个人,都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骨干人员。虽然工作专班只有5人,但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不止5人,是整个环保局的团队。

新京报:目前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环境如何?

刘贤姝:就通州而言,生态环境建设相对于全市来说,不管是大气、水环境还是园林绿化建设等,应该说还存在短板。通州区这几年来在生态环境建设上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差距也是明显的。

新京报:工作专班进驻后,是去治理副中心的环境问题吗?

刘贤姝:环境保护是个全面的工作,工作专班进驻后,也是对通州进行全面的支撑,目的是为了提高副中心的环境治理水平。我们会以治理大气污染为核心,比如通州地区农村散煤清洁化问题,会加大协调力度。同时,也会全面推进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包括帮助提升环境管理、监测、执法等基础能力。

新京报:目前工作专班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贤姝:工作专班已在通州区环保局内开始办公,跟通州全面对接了工作要求和他们的需求。环境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此,我们规划了通州区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有了这个顶层设计,下一步会坚定不移地一步步推进。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副中心 专班 派驻 进驻 工作

更多

更多